我的五姨生活在农村,因为生了四个孩子,常年家庭贫困,表弟表妹们很小就要帮着家里干活。那时她家里也不过种了两三亩地,养了点鸡,三两头猪,还有个不大的菜园子,但这就有让一家人永远忙不完的农活,一年到头,根本没有个得闲的时候。现在我的表弟表妹们都长大了,离开了家乡,到各个城市务工,老家由于人口流失,大量土地闲置,五姨于是承包了十几亩地来种田,这时候五姨夫也因为早年不好的生活习惯中风偏瘫了,但她一个半老太太居然能顺利的应付起了这么多农活。五姨还是那个五姨,但农村的生产力在现代机械的加持下,得到了质的飞跃,插秧有插秧机,收割有收割机,农药化肥也可以几家农户联合起来,租农业飞机来完成,地越重越多,还得照顾个半瘫病人,就这样,五姨的空闲空间还变多了,迷上了打麻将。五姨的儿子超表弟一开始是在服装厂做流水线工人的,因为天资聪颖,很快就成了打版师傅,收入翻了好几番,后来电脑打版普及,干个普通打版师傅就显得性价比没那么高了,于是他干脆改行,跑去做起了工地,现在已经成为了一个小包工头,工作虽然辛苦,日子倒也过的美滋滋。我写前面这一段倒不是想讲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奔小康的故事,而是想说,过去几十年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各行各业效率都在飞速提升,倘若劳动内容不变,必然是需求的劳动力变得越来小了。我看到很多东北家庭农场的视频,一家人种几百上千亩地都不是什么稀奇事,假如搁在20年前,可能做到吗?农村已经吸纳不了那么多劳动力了,因此年轻人自然就要往城里跑,他们发现获得技术能拿到更高的报酬,于是也就舍得花钱让子女学习,于是以前早早让孩子出来打工的思路变成了从小跟着一起卷补习,以期到时候长大了让孩子们能过上“体面”城里人的生活。你以为中国现在65%的城镇化率是怎么来的?难道真的就是给农民工的那点累死活人的条件给换来的?……
手机登录后(右侧登录口登录),可浏览全文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赞
赞
已有172人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