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统计了下《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这是国家统计局发行的资料。其中我看了下1952年的全国各省的经济总量和工业增加值分布,结合我之前对国内制造业的一些研究,觉得还是有很多有意思的内容的。当然了,又一次说明为什么是1952年,因为从1949-1952年是三年恢复时期,经过这三年的建设,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和工业品产出都超过了建国前的最高水平,因此看这个时候的地区分布是很有意义的。另一个原因是1949年的全国数据倒是有,但是却分省的数据有些是没有的。我们首先看下全国各省份的经济总量分布,由于建国初的中国是个农业国,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952年第二产业(包括工业和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也只有20.9%,只看工业的话全国经济占比只有17.6%,而第一产业(农业和畜牧业之类)的占比达到51%,可以说是个完完全全的农业国。也正是因为建国初我国农业+第三产业占据主要经济组成部分的局面,因此人口总量众多的省份在经济总量上也会比较靠前。而工业则成为另一个重要变量,因为工业的发展不仅表现在工业增加值提高,而且会带来服务业的重新定价,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在美国理发和中国理发的价格不同,另外工业的发展也会带动农业生产的发展,但总体来说由于制造业在我国经济中占比低,因此总体权重远不如农业为主的第一产业大。从下图可以看出,全国经济总量前五位是江苏(3739万),山东(4827万),辽宁(1932万),河北(3272万),上海(572.63万)。而全国经济第6-10位是河南(4371万),广东(2910.45万),湖南(3271.2万),黑龙江(1110.5万),四川(4628.5万,注意不含……
手机登录后(右侧登录口登录),可浏览全文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赞
赞
已有169人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