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日,普京的一句亲切的“达瓦里希”,将很多人的思绪带到了70年前。上百万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跨过鸭绿江,在松骨峰、长津湖、砥平里、上甘岭,与北约为首的联合国军血战,让他们止步于38线。在鸭绿江的另一边,在苏联老大哥的贷款支持下,156个援助项目陆陆续续上马,石油、金属、航空、造船的合营公司纷纷成立,帮助中国从一穷二白的农业国,跨越成为了蒸蒸日上的工业国。连同中俄的中长铁路,成为了那个时代最忙碌的地方,源源不断为我们运来了产业升级所需要的制成品,也将原材料源源不断的运抵俄罗斯的工厂。终于在1965年,在老大哥的帮助下,我们的苏式工业完全建成,当年借的巨额贷款与利息也全部还清。70多年后,我们又一次去到了莫斯科。不同于四年前的那次会晤,深陷贸易战的我们不断重申中俄的数十年友谊,此番乌东鏖战的普京,大谈两国数百年的睦邻与合作的传统。连俄携七名副总理参会的总理米舒斯京亦不禁感叹,“今天我率俄政府几乎所有重要内阁成员都参加了会见”……在俄七个分管各自“垂直细分领域”的副总理见证下,22日凌晨,外交部将《2030年前中俄经济合作重点方向发展规划》的联合声明发布。相较于4年前中俄两国的联合声明,本次的措辞出现了一些的变化。一个是贸易维度的旧基建。将原本第十条的交通基建,超越了能源合作,列为第二条;从“推动落地铁路、界河桥梁”,扩张为“大力发展铁路、公路、航空、河运和海运”,代表着中俄边疆将要建设一系列立体式的交通枢纽和基建。第一条从“扩大投资和经济技术合作”变为……
手机登录后(右侧登录口登录),可浏览全文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赞
赞
已有212人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