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二十九年,1902年,在卢国华老先生抛家舍业修建“泸州中学堂”的同时(参见《没有萤光,哪来炬火》),康有为花了十几年心血编纂的《大同书》问世。在这本《大同书》中,康有为认为,人类大同关键在于“换种”。他说:故经大同后,行化千年,全地人种,颜色同一,状貌同一,长短同一,灵明同一,是为人种大同。那么,既然要人种大同,谁大同谁呢?翻看《大同书》,可以由衷感受到康有为他对东亚黄种人的不自信,他说:白人为最佳,黄人次之。至于黑人,他则认为:黑人乃是“铁面银牙,目光睒睒,上额向后,下颏向前,至蠢极愚之人。不过这并不稀奇,因为那个时候的欧美还是一个种族歧视的年代,黑人在昂撒价值评判中都不算完整的“人”,康有为把他们的标准当做自己的标准,自然也不足为奇。康有为计划,要利用100年的时光将国人改造成白人,具体的措施主要有三条:把中国人迁徙到高纬度阳光不强烈的地方;学习白人生活习性,吃半生带血的牛肉;引进白人男子和女子进行换种计划。这些想法,这些理论,这些方法,120年后,在懂点生物学和社会学的人看来,当然不足一哂,可笑至极。研究表明,人种之间并没有什么优劣之分,有区别的不过是受经济发展,工业水平,教育水平影响所带来的现代化程度不同罢了。但是这个白种人优越论,却在过去120年中,深深的扎在中国人的心中,直到今天。今天我们一起聊聊:中国人怎么不行啊?……
手机登录后(右侧登录口登录),可浏览全文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赞
赞
已有178人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