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个非常棒的问题,因为如果实质性探究这个问题背后的原因,就会把我大英的老牌落魄贵族那点悲剧的小心思都揭露出来。我们先说这个阵亡率问题。的确,一战英国贵族阵亡率是高于大头兵的,但也没有到远远高于平民的地步,大头兵阵亡12%,贵族军官阵亡20%。但是,阵亡率之所以这样,不是因为什么贵族精神之类的玩意儿,正相反,背后是我大英的贵族们非常难以启齿的幽微心思。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是不是吹嘘我大英贵族精神的文章,都是在吹一战阵亡率,那为什么没有什么人提二战阵亡率、克里米亚战争阵亡率,拿破仑战争阵亡率呢?因为只有一战,我大英的贵族阵亡率,才出现了这种值得吹嘘的数据。而这个数据,是一战的战争模式变化,我大英年轻贵族的那种满腔热血的天真,还有我大英老年贵族迫于形势的算计共同造就的奇景,估计是后无来者了。首先说说我大英年轻贵族的天真。实际上讲,我大英这群年轻贵族,上战场之前,脑袋里面充满的不是军事条例,而是三流中世纪骑士小说。大家都满腔热血地以为这是一场胜利游行,只要上去走一圈,就能收获满满鲜花、掌声、荣誉、战利品,所以大家都踊跃甚至拼了命地走门路把自己塞进军队。比如,桂冠诗人丁尼生的长孙,第三代丁尼生侯爵,他佬就“很快打点行装,心急火燎,心想可不能错过这场战争”。还有英国法西斯党的创始人奥斯瓦尔德·莫里斯,他佬说过“我们最大的担心,就是我们还没到前线呢,战争就结束了”。当时的贵族们,普遍认为一战到圣诞节就差不多打完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自克里米亚战争之后,我大英就没有和势均力敌的对手打过什么大仗。最大规模的布尔战争也就只是对付对付游击队,至于其他对手,都是我大清这样的极品渣渣,那叫一个手到擒来轻松愉快。所以,我大英的贵族们,对于大规模战争的印象,最直观的类比就是……
赞
赞
已有173人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