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了一个星期左右的“北欧化”生活后,第一批“阳康”在此起彼伏的咳嗽声中似乎不知如何重启工作,感觉忘记了“阳”之前的世界。这个世界早已是一个分工精细、复杂协作的自发秩序,靠一个或一些人无法完全恢复。这也侧面反映了疫后经济恢复的艰难性。12月15日-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分析了今年经济形势,同时部署了2023年经济工作。明年是疫情管控开放后经济恢复重要之年,市场高度关注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如何为明年的经济政策定调。本文解读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于今年的经济形势,会议指出,“当前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外部环境动荡不安,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影响加深”。大疫三年,尤其是2022年,新冠疫情给宏观经济、企业与家庭带来严重的“疤痕效应”。今年三月开始,内部受高传染性新冠病毒变异株和高级别防控政策的冲击,宏观经济预期全面下降,投资和消费低迷,生产、供应和企业日常经营频频受阻受限,家庭、企业和政府部门三大资产负债表恶化。国际上,美联储激进紧缩货币引发美元流动性枯竭,俄乌冲突引发国际石油危机,二者对经济构成“双核冲击”,金融市场震荡,人民币汇率大波动。进入四季度,社会零售和进口同比增速均转负,投资全面下滑,房地产市场再度崩溃,基建和制造业投资回落。12月,防疫政策全面转向开放,新冠疫情在全国范围内广泛传播,短期内冲击供需两端。预计,疫情政策转向后一个季度内,社会经济将经历一个震荡期和适应期,投资和消费恢复可能慢于预期。会议要求“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推动疫后经济复苏。明年上半年,欧美经济大概率持续衰退,全球迎来贸易寒冬,中国出口继续承压;同时,美联储将联邦基金利率推至5%左右并将这一限制性的利率水平维持一定时间,新兴市场将面临最艰难时刻。如何应对挑战?会议对明年经济的总基调是……
手机登录后(右侧登录口登录),可浏览全文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赞
赞
已有180人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