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大国战略竞争的主旋律已经明确,是国际供应链主导权的争夺,美国在彷徨一段时间后也回过神了,不论是频繁出台的各类产业扶持项目抑或是华盛顿寄予厚望的通胀削减法案,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增强美国对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控制力。那么,在这场完全颠覆过往所有逻辑的新模式斗争中,中美双方各自的优劣又在哪里呢,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今天我们首先来重点谈谈美国。不论是什么样竞争,霸权毫无疑问是美国最大的优势,这在国际供应链主导权的争夺中同样体现得淋漓尽致,比如产业转移的问题。台积电大规模赴美堪称近年来美国在产业斗争中最大的成果,也是拜登执政两年最显著的政绩,没有之一。然而,从台积电在2018年后的表现来看,他们既不愿意屈从美国的意志,更不愿意产业链西迁。在制裁华为的事情上,台积电曾先后两次以其在生产活动中涉及到美国技术或专利未达美商务部设定红线为由拒绝停止供货;而在产业链西迁一事上,其创始人张忠谋更是数次明确表态,去美国没前途,不赞同去美国!4月21日,张忠谋在布鲁金斯学会上讲话称:美国不适合搞芯片制造,因为它没有足够的人才支撑,生产成本也居高不下。
手机登录后(右侧登录口登录),可浏览全文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赞
赞
已有228人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