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2月13日,美国能源部宣布,加利福尼亚州的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LLNL)在一次核聚变实验中短暂实现了净能量增益,即核聚变产生的能量超过了输入的激光能量。12月5日上午1:03,该实验室使用192束强大的激光束击中了只有胡椒大小的氢同位素的固体目标。实验向目标输入了2.05兆焦耳的能量,产生了3.15兆焦耳的聚变能量输出,能量增益达到153%。能源部长詹妮弗·格兰霍姆称,这一突破是一项“里程碑式的成就”。尽管此次实验产生的能源只够烧开一壶水,但可控核聚变的能量增益技术可能再次引爆能源革命。尽管该项技术的商用可能还需要数年或数十年时间,但在全球能源危机和地缘政治焦虑的时代,任何一项能源技术的革命性突破都可能促使各国政府竞相追逐、投资者蜂拥而至。今年“二十大”正式提出“统筹发展和安全”,12月政治局会议要求,“产业政策要发展和安全并举,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强”。预计,明年,结构性货币政策以及财政政策将投入更多资金到基于国防安全、国家竞争、技术封锁相关的产业,以满足“自立自强”的安全需求。中国煤炭、进口中东石油以及新能源构成的能源安全体系之于美国页岩油气、可控核聚变以及清洁能源,中国航空航天系统、5G之于美国NASA、星链以及计划服务于国防部门的星盾,中国芯片技术自主化之于美国半导体产业回归以及技术封锁。市场将对航空航天、军工、半导体、化石能源及新能源、高端装备、通信及人工智能、专精特新等产业价值重新评估。以发展与安全并举的视角重估技术产业价值,是未来五年或多年市场估值的主要逻辑。本文从全球化的国家安全出发,提出基于发展与安全的逻辑重估技术产业价值,以及思考如何才能真正实现国家安全与……
手机登录后(右侧登录口登录),可浏览全文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赞
赞
已有176人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