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备竞赛并没有你想的那么简单,你做个PPT,对手就得选择跟不跟,哪有这么好的事情?冷战里苏联领导层虽然确实挺蠢的,但也不是美国人做了个星球大战的PPT,他就跟,要蠢到这种地步那苏联坚持不到1991年。我见过“军备竞赛”的全流程、全层次,从顶层战略布局到具体一线实施,供大家参考。众所周知,中印边境上中国和印度的兵力规模不在一个层次,大概是1:3的样子,我军仅有相当于两个集团军的野战部队,以及一部分边防部队,印军则有7个正式集团军规模的野战部队,比这个多得多的准军事部队。实际上要是把印度的准军事部队也算上,双方兵力对比不止1:3,还要高,我军就西藏军区、新疆军区,相当于两个集团军长期驻留中印边境,印度是3、4、33、14、15、16、17一共7个集团军,其中17集团军是二线机动预备队。我军两个军区的边防部队跟印军的准军事部队比起来人数更少,可能还不到他们的十分之一。这就导致一个十分悬殊的军费开支占比:印军在中印、印巴边境花掉的军费,大概占他总军费的40%,这部分军费大部分是维持其7个集团军和数不清的准军事部队的日常性开支,军费使用效率是很低的,基本上没有什么战斗力的提升,花钱请人守边防线能提高什么战斗力?白花花的银子都浪费在公路上颠簸的弹药和补给上了,而不是拿去搞武器研发,更新作战系统。中国在中印边境花掉的军费,最多能够占到陆军军费开支的10%,全军总军费的5%。剩下的钱能够拿去搞海军,搞高精尖,搞合成旅换装,搞作战体系更新,提高工资吸引人才,这才有了你看到的海军哗啦啦下饺子,空军搞战略远程空军,火箭军分分钟掏出一大堆科幻武器。而我们陆军只有新作战靴!但我们都有光明的未来!尽管中印双方在一线投入的军费绝对数量相差没这么悬殊,但是占各自军费的比例却相差极其悬殊,这就导致了一个后果:印度海军、战略空军的发展被锁死。他不得不把宝贵的军费投入到……
手机登录后(右侧登录口登录),可浏览全文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赞
赞
已有210人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