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龙牙
来源:龙牙的一座山(ID:Longyadeyizuoshan)
很多人去偏远地区去得少,很难意识到一个问题:“小国寡民”要想过得好是必须要与外界交流的。
现代意义上讲蒙古国是标准的“小国寡民”,国土面积那么大人口承载能力却非常小,所以别看那么大一片国土,人口跟西藏自治区差不多。我们打个简单的比方,双湖县你知道是什么地方吗?
这地方11.6万平方公里的面积,你在整个中国地图上都能毫不费力的看到这个县的区域,比整个浙江省实际上还要大那么一点点。然而这个县却只有11000人口,所以基本上没有什么存在感,绝大多数人听都没听说过。蒙古国也是这么一回事,说他“小国寡民”一点问题没有。我去过很多这种“世外桃源”一样的地方,山清水秀不假,却总是穷出了你的想象极限,让你不得不纳闷一个问题:这些人跑这儿来干嘛的?事实上在农耕文明时期这些地方的生活水平远超平原地区。像这种“世外桃源”在古代毫无疑问就是那种人人向往的地方,拥有相对封闭的生活环境和丰富的人均资源,很少受到战乱的影响,还能够做到自给自足。比如我小时候最头疼的一个问题:烧柴。在工业化之前,烧柴简直是个要人命的事情,任何一丁点可以燃烧的东西都要留起来,还得时不时走上很远的路去捡柴火,有时候跑个几个小时不一定能够捡够一背篼柴火。然而那时候我有不少“大山上”的同学,家里是根本不可能缺烧柴的,随随便便山上薅点什么就行了。那时候我就相当羡慕他们,因为捡柴火这事儿实在是太累人了。世外桃源看起来让人赏心悦目的一个很大的因素就是人均资源丰富。在人力能够开发的限度之内,世外桃源毫无疑问拥有最丰富的资源,但是这种资源是有限制的,在工业化门槛之外。比如说最高到烧石灰窑、炼生铁。这是一口废弃的石灰窑,属于一个“世外桃源”,洪雅县七里坪镇黑林村。这个村子大概有多达上万亩的山间盆地,很平整而且根本不缺水,却最多有过不超过1000人口,附近山上山货还很多很多,这样的生活条件在古代是极其让人羡慕的。在古代这么一个世外桃源的人口结构就是:绝对多数的农民,少数几个手工业者,极少量读书人。土地兼并和商业都无从谈起,政教合一其实也就那么回事,甚至没有什么有效的政府在运作,大家都是自由散漫的活着而已。既没有饥荒的可能性,也不存在什么剥削,跟外界根本就不需要交流,自给自足自得其乐。山外是随时有可能出现饥荒的,也有残酷的剥削,还有无处不在的土地兼并以及为了维持统治采取的各种统治手段,税收、刑罚、酷吏、徭役。但是进入工业时代那就不一样了,工业时代所谓的“资源”跟农耕时代是不一样的,工业文明里的资源多寡不是人力能够完成的事情,你必须要有机器、有社会分工、有极强的专业性。这个时候,“地广人稀”的劣势就来了,你没有那么多的专业人口,达不到工业化资源大开发的门槛,再多“资源”也只能埋在地下睡大觉。同样是洪雅县七里坪镇黑林村,其实这个村子里有大量的煤炭和药材资源,可是因为人口太少、太远而且太危险,不可能通真正意义上的“公路”,只能有一条勉强满足村村通要求的小土路。过于危险的山路让一切资源都失去了意义,运不出去等于没有,仅靠1000来人也不可能组织起什么有效的工业开发,这些资源在工业时代也就成了无效资源。工业时代的“资源”是必须要投入到专业化分工的工业部门里才有价值和意义的,你得加工,否则只能叫原材料。人口太少,就只能直接出口原材料而没办法进行任何深度加工,所谓的“资源”实际上没什么用,就像黑林村的煤炭,就那么摆在路边上自然风化,眼看着日晒雨淋变成黑色的泥土。靠这1000人,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建起煤化工体系的,也不可能修出来一条通往山外的哪怕是最简单的公路。类似这样的地方我跑了不少,要举例简直是信手拈来,在整个西藏的喜马拉雅山区都是这种小村子,物产可谓是极度丰富却只能满足农耕文明时代富足的生活。达到工业时代大开发的门槛还需要做不少的工作,首先是通公路、通电,这个需要外界资源的介入;然后是确保有效的交流,他们与外界不能保持着敌视的“山里人态度”。这个“山里人态度”非常要命,是社会心理学里面一个非常难办的事情:集体自尊。集体潜意识里面一个非常矛盾的东西,“谁不说咱家乡好”与家乡实际极端落后的矛盾、家乡资源属于自己与家乡资源不经外人支援无法开发的矛盾、本土自尊心与外来人的矛盾。去过这些地方你就知道这东西有多么的要命,山里人总是自然而然的对外来人保持着敌意,在资源开发上的敌意格外明显,尤其是涉及到利益的时候矛盾就很容易激化。比方说扶贫,实际上很多时候扶贫对象是有敌意的,他们一面感谢你的支持援助,另一方面对你涉足“他的资源”保持着戒心,不愿意贸然将他家乡的资源交付给你开发。有时候你会觉得“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有时候又觉得他们愚昧,但是真正扎根这些过去的“世外桃源”久了,学会了站在他们的立场,你就能理解了:在21世纪初期的时候你到西藏,在牧区,还能以不可思议的价格换到各种土特产品,比如说一啤酒瓶子汽油能够换15根虫草,1袋子25公斤的面粉能够换一头羊,一袋50公斤的大米能换一头牦牛,一个太阳能短波收音机能换古董。这种以物易物毫无疑问是绝对不公平的,然而他们却觉得没问题,“物以稀为贵”。但是2006年青藏铁路通车以后,这种事就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仇恨。当他们意识到这些工业品的真实价值以后,以上四种情绪就上来了,觉得以前是受骗了、上当了。现在藏区很多地方还有这种对汉族人的极度不信任感,不过却好了很多很多了,随着青藏铁路到来的还有交流,十分通畅便宜的交流。很多牧民也能去内地看看感受一下同时认识到真正的工业文明、商业社会是什么样的,从而放下这些情绪,好好挣钱改善自己的生活。现在去藏区,你已经不大能感受到刚开始的莫名好感、随之而来的敌意,而是一种公买公卖、公事公办。所谓的“世外桃源”,消失了。随着工业化和扶贫的进一步推进,再偏远的地方都开始纳入到工业社会里面来。首先是统一的政令和意识形态:这是纲领,也是超越“本土”概念的东西,很多偏远地区的牧民家里都挂有毛主席的画像,这是走向现代文明的第一步,超越“地区”概念的全国性意识形态。然后是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无比重要,是在意识形态开拓基础上的实际步骤,真正把沟通交流的物质条件送到“世外桃源”里面。接着是耐心的沟通:沟通必然带来冲击,情绪上的、经济上的、利益上的,冲击意味着冲突,你得有一个统一的司法和行政体系去压制这种冲突,瓦解矛盾、解决问题。最后才是公买公卖、公事公办:这个地区彻底融入现代文明,按照现代文明的办法来办事情,从而让那些睡大觉的资源真正能够为人类服务,本地人也享受到这些资源带来的好处。这是个完整的过程,缺一不可,也只能在一个国家内部去完成。我对蒙古国的前途感到绝望,这个国家不会有什么前途,他们资源再多也只能躺在地下睡觉,或者贱卖掉,不可能为当地真正带来什么好处。一方面他们放弃了共产主义意识形态,与别的任何周边国家没有一个共通的意识形态和政令系统,没有超越“本土”的东西能够凌驾;另一方面又怀有强大的敌意,关闭了沟通的大门。很多人不知道实际上蒙古国现在占据主流的意识形态是喇嘛教,嗯,藏传佛教的一种分支、变种。从这个层面理解,你就知道蒙古国的经济为什么会这么差了,资源再多都没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