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三十年前的中国,居住在高层住宅俯瞰城市,曾经是富贵的象征,令人无比艳羡和向往。可中国发展得实在太快了,才过去这些年,高层住宅如今早已成为各个城市建设的主流。从一线城市到中西部县城,高耸的住宅楼密密麻麻地拔地而起,塑造了我们的天际线。正因为太多人已搬入高层住宅,我们不得不开始思考它们的未来——这些大楼未来的命运会如何?比如,居民们会一直承担得起越加昂贵的保养吗?比如,未来的拆迁会不会造成巨大的社会问题?比如,高层住宅会像西方国家一样,沦为“纵向贫民窟”吗?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不妨去回顾回顾,发展走在我们前面的欧洲的高层住宅们的命运吧,这也许能给你的安家和投资以有益的启发。很多人言及西方国家的普通住宅,好像就是家家户户都是带花园和游泳池的,这真的是一个非常大的误区。笔者在北美、欧洲已经住了十年,美英法德意奥等国的很多城市市区郊区都考察过。想起来小时候在国内看着周围开始大量兴建高层住宅,才发现熟悉的场景在六十多年前的欧洲也差不多嘛。西方国家中,美加澳新等主要移民国家的城市,尤其是美国,除开纽约与芝加哥等最早建设摩天楼的城市外,其余绝大部分城市都是以紧凑的高密度办公区域为核心,四周为蔓延开来无边无际的别墅居住区——当然,这也是最符合大家印象中的西方人住宅模式。日本作为西方成员里的亚洲国家,流行的一户建就不用多说了,人口高度集中的东京一些区域现在也在修建少量的高层塔式住宅,同样不在讨论范围内。剩下的就是英法德意为代表的老牌欧洲国家了,也就是笔者要稍微细说的部分。在地狭人稠的欧洲城市化区域,中国现在大兴土木高层住宅的现象在半个世纪前的老欧洲同样上演过,并持续了将近二十余年。虽然一些动机并非完全相同,文化环境也各异,但是了解它们现在的处境有助于我们对未来进行合理的推测。首先,我先简单介绍下……
手机登录后(右侧登录口登录),可浏览全文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赞
赞
已有359人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