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关注百家时评,为你解读国际风云、财经要闻,洞悉全局,你值得加入!
如您在使用平台过程中有什么问题?可以扫描左边二维码添加客服微信咨询。也可以通过下方输入框进行留言。
01突发
本来不想说这个话题,但鉴于不少同志在探讨,简单说几句吧。
先说个人观点,北溪管道泄漏事件大概率成为长期谜团。
9月27日,俄罗斯主导的乌克兰四州“共投入俄”落选帷幕时,北溪管道出灾难性泄漏,而且是一号和二号管线同时泄漏。这种泄漏短时间内难以修复。
北溪1号(2011年建成通气,今年八月份已经停气,但可随时通气)和2号(2021年刚建成)是两条平行的天然气管线,从俄罗斯通过波罗的海到德国,全程一千余公里,沿途有芬兰、瑞典、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等国家。
“北溪”天然气管道发生泄漏的三处地方位于瑞典和丹麦水域。
瑞典测量站在管道发生泄漏的同一水域探测到两次强烈的水下爆炸,分别发生在格林尼治时间26日零时03分和17时04分;其中一起震级达2.3级。瑞典国家地震网的官员也指出,这些数据表示毫无疑问曾发生过爆炸。
为什么北溪管线出事高度敏感?
1,时间点非常敏感。俄罗斯搞“入俄公投”,原本就把俄欧对立情绪推升到一个新高。这个时候北溪管道灾难性泄露,就自然而然地让人联想到战争扩大化。
2,北溪管线属于民生基础设施。即便俄罗斯跑到乌克兰打仗,也尽量不去攻击民生基础设施。如果这种基础设施都可以随便搞,那国际海底光缆与能源管线都可能朝不保夕。
3,冬季即将来临,恰好是欧洲最需要天然气的关键点。北溪管线可不是普通的天然气通道,而是链接俄罗斯和欧洲的能源命脉。
之所以说北溪管线泄漏会是长期谜团,原因就是北溪管线非常重要。
在地球村的丛林里,越是重要的事儿,越容易成为谜团。
02 谁是凶手
这种重要的国际管线出问题,大致有几种可能。
可能一,遇到战争时代遗弃的炸弹。这个可能性基本可以排除。因为这种管线修建的过程中,会有专业团队排除各种潜在威胁。2号管线和1号管线基本平行,2号管线去年刚搞完,派潜工作刚刚结束。
可能二,管线腐蚀与老化。2号管线是2021才贯通,不存在这个问题。
而且这种海底管线,质量都是杠杠滴。负责建造和运营“北溪”管道的北溪AG公司表示:
1、两条“北溪”管道主要铺设在波罗的海水下约70-100米的海底。
2、为了抵御巨大的海底水压和输送天然气时的高压,管道设计得非常坚固:它们通常由27-41毫米厚的钢制外壳构成,外面还有60-110毫米厚的特殊涂层。
3、铺设管线时需要用专门船只将管道一节一节地焊接起来,再送入海底。如果没有外部的巨大冲击,这种管道是足以保证安全性的。
根据这种逻辑,两条管线同时出现灾难性泄露,是有外力破坏。
能跑到百余米深的海底去破坏北溪管线,绝非一般人能办到,基本只能是军方所为。
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发表声明,所有信息表明,该事故是蓄意破坏造成的。
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和国务院发言人普赖斯,也都将此事描述为“明显的蓄意破坏行为”。
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在社交媒体上宣布,俄方将就针对“北溪”管道的挑衅行为要求召开联合国安理会会议。
那么究竟谁是幕后黑手?
美国、俄罗斯和欧洲在舆论层面相互指责,但可以肯定这事儿会成为一个长期谜团。因为实际动手者永远不会承认是自己干的。即便证据摆在桌面上,也会指责证据是伪造的。比如“布恰屠杀”,乌克兰和西方控诉俄罗斯毫无人性,俄罗斯及其支持者说那是假的。
03 西方指责俄罗斯
乌克兰总统顾问波多利雅科发布推文声称,“无非是俄方策划的恐怖袭击和对欧盟的侵略行为”,因为俄罗斯想要“破坏欧洲经济形势并在冬季前引发恐慌”。
英国《卫报》援引“军方人士”的消息称,俄罗斯特种部队可能从一艘伪装的商船上偷偷布下沉底水雷,这些武器都是延时引爆以洗脱嫌疑的,且俄方可能是用这种方式“示威”,北约国家难以介入;
美媒引述美国水下战争专家萨顿的言论称,俄罗斯GUGI部队可能负责策划了这次攻击,且他们拥有最大规模的潜艇载具,实施起来并不难;
丹麦皇家国防学院研究员安德斯·帕克·尼尔森则直接表示,俄方可以提供管道信息给他们的蛙人部队,再由这些部队执行爆破;
西方的“阴谋论”媒体和所谓的军事专家给出一系列诸如此类的推测,他们甚至详细地画出了“北溪管道被破坏流程图”,把里面的潜水蛙人形象标注为“俄罗斯人”。
西方试图说明,俄罗斯“对自家的北溪管道进行自我摧毁”的目的主要有两个:
其一,在冬季即将来临这个关键点给欧盟施压。让德国等依赖俄罗斯天然气的成员,和乌克兰切割。
其二,转移人们对乌克兰领土“公投入俄”的注意力。本来全世界都在讨论或批判俄罗斯抢夺领土的行为,此事一出,相当一部分舆论开始讨论谁是幕后凶手。
当然这个说辞有诸多漏洞。
要知道对俄罗斯来说,北溪管线相当于一条现金奶牛。俄罗斯的财政很依赖能源,不会和自己的钱袋子过不去。
另一方面来说,北溪管线也是维护俄罗斯和德国关系的重要路径。没有了北溪管线,俄罗斯和德国的关系也就少了一根重要纽带。
如果俄罗斯想要对欧盟施压,关闭阀门即可,没必要往自己身上捅刀子。
04 俄罗斯反击
俄罗斯联邦安全局已进行刑事立案。
俄罗斯总检察院表示,将就北溪管道受损一事对“国际恐怖主义行为”提起诉讼。
俄联邦委员会国际事务委员会第一副主席弗拉基米尔·贾巴罗夫警告,“如果调查证实美国参与了‘北溪1号’和‘北溪2号’的爆炸事故,那局势将从根本上发生变化。到时候,从美国向欧洲供应液化天然气或成为美国人永远的噩梦。难道我们的对手完全失去理智了吗?”
很明显,俄罗斯及其支持者怀疑幕后黑手是美国。
从“受益”的角度看,很明显美国获利最大。北溪管道被毁,欧洲只能高价从别处购买天然气。美国的液化天然气正是主要选择之一。
如果欧洲从美国购买液化天然气代替俄罗斯天然气,那么美国将赚得盆满钵满。实际上美国一直是北溪管线的反对者,不论是特朗普还是拜登,都不喜欢北溪管线。
据德媒《明镜周刊》27日报道,早在几周前,美国中央情报局(CIA)就曾警告德国政府“位于波罗的海的天然气管道有可能会遭到袭击”。
当然还有其他受益者,比如中东各路能源国,甚至哈萨克斯坦、阿塞拜疆、土库曼斯坦都是受益者。但论搞破坏,地球村谁也没法和美国比。再加上俄美在掰手腕,所以俄罗斯很容易将矛头对准美国。
不过话说回来,即便是美国干的,美国死不承认,欧盟也没辙。前几年棱镜门事件,美国对默克尔等欧洲领导人的监视也闹得沸沸扬扬,最后也不了了之。当然美英是一家,美国的嫌疑,英国也有份。
05 其他嫌疑者
现在德国、丹麦、瑞典正在就事故原因展开调查。
欧盟那么多国家,为什么是这三国率先开启调查?表面看原因是,德国是北溪管道接受国,爆炸地点发生在丹麦和瑞典水域,三国属于事故相关方。但实际上远非如此简单。
波兰前防长、前副外长则在社交媒体上写了一句“感谢美国”,随后被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转发。
波兰前防长这番操作,也被舆论界解读为美国为幕后黑手的证据之一。但如果仔细分析,这点恰好证明了波兰(立陶宛等波罗的海三国也有类似嫌疑)的嫌疑。
除了美国和英国之外,波兰和波罗的海三国是乌克兰最坚定的支持者。原因很简单,它们都有过被俄罗斯支配的恐惧,且极端恐惧俄罗斯卷土重来,所以极端反俄。
乌克兰战争爆发之后,波兰和波罗的海三国对俄罗斯的恐惧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当俄罗斯开始在乌克兰土地上搞“入俄公投”时,它们的恐惧达到顶点。因为那意味着俄罗斯可能“一手核弹,一手公投”吞并乌克兰,然后再把它们也吞了。
在极度的恐惧下,它们不仅自己极端反俄,也极端痛恨德国不够反俄。斩断北溪管道,也相当于斩断俄罗斯和德国的纽带,逼迫俄罗斯反俄。
只有德国全面法俄,波兰和波罗的海三国才会多一份安全感。
再加上波兰和波罗的海三国对美英本身也非常依赖。所以这个事,波兰和波罗的海三国也是潜在的嫌疑者。只不过它们体量不大,舆论圈都把目光聚焦在美国和俄罗斯身上,而忽略了它们。
另外一个潜在的嫌疑者,就是极端组织。永远不要低估极端组织的疯狂,毕竟它们连911都能搞出来。要知道美俄欧大打出手,各路极端的牛鬼蛇神就可以浑水摸鱼。但是现在的舆论圈,直接把极端组织忽略了。如果这事的幕后黑手是极端组织,那表示极端组织的博弈智慧已经非常惊人了,超过了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的政客。
最后再说一句,北溪管道爆炸这事,最终大概率会演变为谜团。
这么分析,看起来挺没劲的。不过话说回来,媒体上那些读起来有劲的文章,基本都是瞎扯。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