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第一部《变形金刚》面世以来,电影中多个形象都受到了许多影迷的追捧,也因此衍生了不同的服务产品,如北京环球影视城就打造了威震天、擎天柱等机器人来吸引流量。而近期,马斯克的Optimus(“擎天柱”)原型机也即将于2022年9月30日面世。不过,虽然都叫Optimus,但马斯克的擎天柱并非是电影中的变形金刚照进现实生活,更应该说的是人工智能时代下人形机器人的打造与诞生。提到人形机器人,马斯克的入局并不算早,毕竟2021年才公布了人形机器人TeslaBot(Optimus)的概念。但早在上世纪,世上就已经有了人形机器人的探索与诞生。回溯人形机器人的诞生与发展,1927年,美国西屋公司就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人形机器人,但这个机器人并不能实现行走功能,仅能抬起接收器接听电话。直到1937年,西屋公司才研发出了能够执行26种不同日常活动的人形机器人。历经瑞典发明家、NASA公司、日本早稻田大学、美国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本田、英国EngineeredArts、美国敏捷机器人公司、国内优必选公司等多方的研究,人形机器人开始可以行走、语音、人脸识别、搬运物品、跳舞、跑步,具备越来越完善的功能。与此同时,人形机器人也越来越接近人类的五官构造,可以模拟复杂的身体运动与姿势,进行呼吸、出汗状态,也能保持人类皮肤表皮温度,所塑造的表情也更加真实。而历经了数十年的发展,原先起源于日本的人形机器人已逐渐被美国企业所掌控,向着更完善化、拟人化、智能化的方向进发。就目前市场规模来看,与工业机器人相比,虽然以人形机器人为最高形态的服务机器人起步更晚一些,但目前服务机器人的市场规模显然更大一些。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已经达到……
手机登录后(右侧登录口登录),可浏览全文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赞
赞
已有345人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