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久以来,围绕着脱贫这个话题,总有一些争议。我印象深刻的是在某个饭局上,有人提出一个质疑,可能也代表着许多人的共同疑惑:以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加上城市化的进程,年轻人的迁徙趋势,再过三四十年,甚至不需要这么久,那些穷乡僻壤的乡村就会被淹没在历史中,悄无声息。既然如此,为什么我们还要大搞基建,耗费无数资金人力,将那些峻岭沟壑连通起来,让最偏远的、基本不会产生多少经济效益的地区通路通水电网呢?这样做真的有意义吗?然后又谈到了扶贫基层干部的工作开展难度。国家给政策,地方给补助,还有干部手把手宣传指导,这些措施在我们眼里,对贫困户来说肯定是明眼上的大好事,本应该很顺利地展开脱贫工作。可现实是,大部分尚且能理解,但有一部分贫困户根本不领情,要么看不懂,要么不想理。有的还像拆迁钉子户一样,死活不肯搬走,然后漫天要价,甚至捆绑全村人进行要挟,提出各种苛刻条件。村民不愿意搬,没有触犯任何法律,更不是什么违法行为,所以基层人员只能反复劝,磨破嘴皮讲各种道理,跑断腿上门去做思想工作,非常被动,甚至经常被气哭。我自己是深有体会。就修路来说吧,我的家乡在广东梅州的某个县某个村(具体就不说了),小时候村里通往县城只有一条泥泞路,非常恶心。不下雨还好,一下雨整个车轮直接陷进去,要好几个人才能推上来,然后浑身溅满黄泥。当时我家里东拼西凑,打算出资建一条水泥混凝土路,几公里长,所有修路款基本我们自己出了。即便如此,这条路还是修了七八年,为什么?……
手机登录后(右侧登录口登录),可浏览全文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赞
赞
已有471人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