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4年,欧洲被阴影席卷,笼罩在战争雾霾下,烽火连天。在瑞士苏黎世的一处斯皮格尔巷子里,有一栋三层楼高的民居,里面住着一对极其低调的俄国流亡夫妻,男人每天来往于图书馆和家里,作息十分规律,却也枯燥无味,没有引起任何特务的注意。在俄国流亡者圈子里,这个男人并不好相处,他几乎蔑视一切理论,批判各种口号式运动,并主张更激进的无产阶级革命,毫不妥协,战斗力极强。这个男人叫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名字又臭又长,远比不上他那日后闻名全世界的笔名——列宁。列宁的前半生,离不开流放、监狱和逃亡,充满了坎坷,当时欧洲各国都不欢迎这个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他的思想很危险。无奈之下,他只能躲在瑞士,过着隐秘生活。列宁对革命思想研究得特别深,洞悉了各国无产阶级的真相,可又如何?他就像蚍蜉撼树,根本没有能力推翻当局政权,他充满了落寞,对青年党员说,我们这些老年人啊,也许看不到未来的革命了。然而,二月革命发生得如此突然,统治了几百年的沙俄王朝在八天内土崩瓦解,远在瑞士的列宁受到极大震撼,他的妻子这样形容:「伊里奇的梦醒了。」列宁很快意识到,苏维埃在俄国夺取政权,领导革命的绝好机会来了。他不信任俄国的临时政府,不可能给俄国人和平、面包和自由,苏维埃必须通过武装起义推翻临时政府、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同时结束对外战争。但列宁眼下要面对的,是一个地狱模式难度。我们先简单罗列一下苏维埃的三个主要政党。布尔什维克,也就是列宁的政党,代表最广大工人的利益,主张推翻沙皇政府,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不和任何资产阶级妥协;孟什维克,它由较高素质的工人和知识分子组成,主张在……
手机登录后(右侧登录口登录),可浏览全文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赞
赞
已有552人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