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022年7月8日,日本史上就任时间最长的首相安倍晋三,遇刺身亡。人死本应万事空,但政治家之死,有时候比他在世时影响更大。而安倍的死,重要,也不重要。重要是因为,安倍遇刺,以一种最残酷的方式告诉世人,世界博弈开始进入白热化。我想到,三国中有位大才叫周瑜,他也死得很蹊跷,死得很突然。在历史中,周瑜是位匹敌诸葛亮的大战略家,诸葛卧龙有隆中对,美周郎有二分天下之策。在周瑜的设想里,拿下荆州之后,不是刘汉政权而是孙吴政权进取益州,占领汉中,然后西联马超,共抗曹操。再然后,就是大家熟悉的,“待天下有变”,便可出兵北伐,问鼎中原。这个战略好不好?很好,有方向有步骤,更重要的是这个方案的目标是天下。但事情坏就坏在这个方案的目标是天下。孙吴政权本质是来自北方的淮泗武人集团与本土江东大族的联盟,因此打赤壁乃至以后取荆州取益州,军功和增量都会被武人集团独占,孙吴的胜利扩张反倒意味着江东大族的势弱。联盟内部路线有了分歧。于是,赤壁大胜之后的周瑜,威望达到鼎盛的周瑜,在孙权批准了他提出征伐益州的方案后,突然病卒,年仅三十六岁。而在此之前,周瑜的黄金搭档孙策,就是明明白白地死于遇刺。历史书上给的原因,是得罪了本地势力。后来的事大家就耳熟能详了。鲁肃死后,本土派逐渐占据上风,统军者乃毫无背景的素人吕蒙。孙权、吕蒙以及江东士族一拍即合,在关羽力抗曹操的时候选择背刺,从此孙刘再无争天下的可能,东吴彻底偏安一隅。周瑜和鲁肃的离世,代表着外来派核心的瓦解;核心人事的变动,反对派自然就有空间推动战略的转向。而在孙权称帝后,对孙吴政权奠基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的孙策,只捞到一个“长沙桓王”的追谥。周瑜干脆就没有谥号。这当然不是孙权刻薄。对他们的贬抑,是对当下整个政治环境的妥协。在政治里,死人远没有活人重要。让我们继续回到当下。安倍是自民党最大派阀“清和会”的会长,而自民党又是……
手机登录后(右侧登录口登录),可浏览全文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赞
赞
已有599人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