绑定手机号

手机号码

验证码 

手机验证

关注公众号

欢迎关注百家时评,为你解读国际风云、财经要闻,洞悉全局,你值得加入!

从科举到高考,看教育公平的建立!


2022年06月08日 
2022年全国统一高考今天(6月7日)开考。今年全国共有1193万考生报名高考,共设普通考场33万个,安排监考及考务人员102万人。什么是高考?简单说就是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TheNationalCollegeEntranceExamination),也叫考大学。高考有两层基本涵意:一、对国家而言,它是选拔未来人才的最基本制度;二、对个人而言,它是改变个人命运的最公平方式。任贤选能,是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各个国家都在这上面费尽心思。然而,难的并不是选拔人才制度的建立,而是如何去确保公平?中国的历代王朝在建立之初,都非常重视人材的选拔,因为天下平定,百废待兴。但是,当某种选拔制度建立之后,却由于各种各样的因素而导致公平的丧失,然后开始新一轮的王朝更迭。在近两千年的时间当中,中国有过许许多多的人才选拔制度。九品中正制.这是中国最早的相对完善的“任贤选能”制度,建立于曹魏时期,也叫九品官人制,它是从秦汉两朝的郡国举存方式演变而来。以汉朝来说,它采取了三种方式:征召(朝廷);辟除(内阁);举荐(地方)。目的是从全国范围选出贤材和能人,充实到文官和武将队伍中。但最大的困难是如何去鉴别贤能?如果客观上没有量化的标准,那么主观愿望就难以实现。唐代的韩愈说过,“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也就是说,这种制度最重要的是那些能够鉴别贤能的人,但为什么“伯乐不常有”?表面上说,是具备鉴别人才能力的人非常少,往深了说,在私利或压力面前,能做到品行端正、公正公平的“伯乐”更是少之又少。汉朝就是如此,当国家出现一个稳定的权贵集团之后,“征召,辟除,举荐”便成了他们的私人工具。名门世家的子弟以及门生故吏,成了最大受益者。最终形成了结党营私、钻营奔竞的丑陋局面。汉王朝的初衷彻底被扭曲。汉朝灭亡后,曹魏统治者已经看到了这种弊端,作为改良方式,曹魏推出了九品中正制,于州设“大中正”,于郡县设“中正”。适龄男子,无论是否入仕,全部列入品状档案。品,指的是道德品行;状,指的是才能业绩。这算有了一个模糊的量化标准,比汉朝进步一些。适龄男子分九等: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上中,下下。官场以此标准来吸收新鲜血液。然而,大中正,中正能评判多少人的品状?于是只能把评判的权力释放给名门世家和乡绅土豪。那么,一个豪绅子弟与一个农家子弟如何划分等级?郡里的中正收到的“考评表”是由豪绅所写的,如果他不去核查的话,豪绅子弟一定占有优势。到最


手机登录后(右侧登录口登录),可浏览全文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已有579人赞
已收藏
上一篇:最近对美国和印度的一些想法!
下一篇:俄乌战争可能要打很久!
评论或留言 0

登录

注册

返回顶部
留言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