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探讨一下在参考俄罗斯新欧亚主义时可以特别留意的地方。1)要留意到,俄罗斯在文明和文化上还是比中国更接近美/西方这就使得相较俄罗斯人及新欧亚主义政治而言,中国人在对外沟通上面临更多特殊的阻碍或隔阂。这里面还有若干因素。a)文化因素。首先,很多东西是文化层面的:我们是个东亚国家,与西方文明的距离无论是语言、价值、文化、习惯、传统、历史等本来就比较远,相互沟通理解起来是有一些天然困难的。这次QUAD高峰会谈里有一幕是美国Biden、印度莫迪、澳大利亚当选首相Albanese和日本首相岸田。结果前三人站在一起亲切会谈,还有亲密的肢体动作,但岸田被晾在一边。这里一方面当然说明了日本在QUAD里相对边缘的角色,但另一方面也是文化层面的:岸田肯定不能说流利英语,无法和美澳印领导人自由交流,除非得到额外照顾,否则自然就被排外了。这种文化隔阂超越了政治意识形态和利益,东亚人一看就能明白。相反,印度很容易和美澳走得近,更容易沟通,也说明他们之间文化的距离更近。这些微小的细节,也部分解释了为什么在俄乌冲突上,印度希望维持中立,但看上去擅走钢丝,能把各方利益关系平衡得比较好。这一点其实适用全球大多数国家——例如拉美、中东等。东亚是个例外。b)政治因素。我们国家是有非常强的政治意识形态和符号标示的,那就是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在现当代的欧美是有特别强烈的政治属性的,传统上被认为是极化政治。而一旦有了这个政治标签,西方比较容易对我们的全套政治价值观和制度进行简单化、粗暴化地理解,直接将我们对标、对位到苏联,认为中国就是苏联的传承,而不顾这套意识形态及体制体系在中国已经高度本地化,变为“中华统绪”的一个延伸。俄罗斯的新欧亚主义已经摆脱了这个问题了,一来他们不仅在意识形态上脱离了布尔什维克主义/共产主义,而且已经否定了布尔什维克主义/共产主义,认为布尔什维克们的国际主义实际上损害了……
手机登录后(右侧登录口登录),可浏览全文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赞
赞
已有565人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