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吴艳华向外界披露:我国将着手组建近地小行星防御系统,以应对近地小行星撞击的威胁,为保护地球和人类安全贡献中国力量。我国这一全新的航天项目,立刻引起了学界和航天爱好者的广泛关注。那么近地小行星对人类会产生哪些威胁?人类又该如何应对?2013年2月15日上午9时15分,俄罗斯西部小城车里雅宾斯克的居民看到天空中出现多个耀眼的发光体,以极快的速度划过天际,并伴随着刺耳的爆炸声。最后这些不明物体拖着火焰撞向地面,并引发了巨大的冲击波,城内大量建筑物的玻璃被震碎,总共有1491人被撞击引发的冲击波所伤。科学家在事后证实,此次事件正是一颗近地小行星的“杰作”。在我们的太阳系内,除了地球、火星、木星等主要行星外,还活跃着数量庞大的小行星,它们无论体积还是质量都远小于普通行星,却因为其复杂诡异的运行轨迹和小巧的身姿,流窜于不同行星轨道之间,成为太阳系内的“危险分子”。1994年,舒梅克-列维9号彗星撞击木星,给木星表面留下了尺寸比地球还大的伤疤。倘若当初它闯入的是近地轨道,直接撞向地球,那后果将不堪设想。那么究竟什么才是近地小行星呢?什么样的近地小行星会对地球构成威胁?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的近地天体探测和太阳系天体研究首席研究员赵海斌介绍说:“太阳系里存在两条小天体带,一条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小行星主带,一条位于海王星之外的柯伊伯带。在受到周围行星的引力或其他作用力影响下,小天体带中的目标可能会脱离原有的轨道,有一部分会来到我们地球附近。通常我们把这些小行星称为近地小行星。”近地小行星被定义为能进入……
手机登录后(右侧登录口登录),可浏览全文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赞
赞
已有580人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