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发生在东南亚多国的“洋垃圾”拒收事件,犹如一部连续剧,今天看来依然触目惊心——5月,马来西亚宣布将把450吨进口垃圾送回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美国等国家;6月,菲律宾坚持将69个装有违规进口垃圾的集装箱送回加拿大,为此不惜与加打“外交战”;7月,柬埔寨在该国西哈努克港截获了来自美国和加拿大的83个集装箱的塑料废品,表示让它们“从哪里来回哪里去”。多年来,一些发达国家出于对处理成本等因素的考虑,将本国产生的固体废物包括塑料垃圾出口到发展中国家。但随着民众环保意识的提高,发展中国家纷纷开始对发达国家的这种“甩锅”行为严正说“不”。研究表明,全球塑料垃圾产生量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有着直接关系。据统计,美国、英国、科威特、德国、荷兰、爱尔兰等经济发达国家人均塑料垃圾产生量最高,其中科威特是人均塑料垃圾产生量最多的国家(人均0.69千克/天),美国也以人均0.34千克/天的塑料垃圾产生量位于世界前列,而印度、莫桑比克等国家人均塑料垃圾产生量则仅为0.01千克/天。总体上,经济发达国家人均塑料垃圾产生量远高于经济欠发达国家。美国国家科学、工程和医学学院2021年12月1日发布的报告显示,自上世纪60年代起,美国的塑料垃圾总量连年增加,2016年约4200万吨,居世界第一,比欧盟所有成员国同年制造的塑料垃圾总和还要多。如此多的塑料垃圾,流向何方,怎么处理?美国《科学》杂志子刊《科学进展》杂志曾发布一份研究报告指出,美国2016年制造的塑料垃圾中只有不到一成被回收,海量垃圾被运往……
手机登录后(右侧登录口登录),可浏览全文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赞
赞
已有592人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