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中国经济是一个难题。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中国经济遇到了通胀麻烦。美国经济学家小罗伯特·卢卡斯来华,有人将当时的宏观数据给他报了一遍,希望听听他的专业意见。卢卡斯听后惊讶地说:“这经济没问题啊,挺好啊!”如今,身处其中的我们,无法像卢卡斯一样轻松地说出“挺好啊”,然后了之。宏观数据挺好,但冷暖自知,股票市场反应激烈,社会大众感触颇深。正如任泽平所说的“宏观上是数据,微观上是多少家庭的悲欢离合”。我们需要透过不错的宏观数据去触摸一个个家庭的悲欢聚散、酸甜苦辣和艰辛期盼。中国经济结构性强,仅从GDP很难评价。经济学家一般会从价格的角度来分析经济。价格包含了很多信息,供给与需求,投资与消费,收益与风险,等等。但是,中国有一些价格比较有效,比如消费品价格,但有些价格又不够敏捷,比如利率和汇率。通常,自由汇率能够反映一个国家的货币和用本币计价的资产的价格,是观察宏观经济风险的重要指标。比如,近期,日元对美元汇率大跌,创下近20年来的新低。这表达了日本央行在美联储加息情况下继续实施量化宽松的政策风险,释放了日元贬值与资本外流的风险信号。没有充分的价格信号,分析中国经济就像“盲人摸象”,摸到哪儿算哪儿,有点用但又不够系统和可靠。没办法,下面我们就“盲人摸象”,摸一摸。先看进出口。第一季度的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9.42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7%。其中……
手机登录后(右侧登录口登录),可浏览全文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赞
赞
已有569人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