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2019年底COVID-19疫情爆发至今已经两年多,情况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欧美已经普遍躺平,直接宣布疫情和相应防控措施结束。新的奥密克戎毒珠及其变异传播力越来越强。目前因疫苗的普遍采用,表面看起来死亡率在不断降低,似乎在向欧美所认为的大号流感演变,但又并不能肯定说未来死亡率一定会单调地越来越弱。因为在COVID-19流行的两年间,平均不到半年就有一次重大变异,其中类似德尔塔毒株的变异就是毒性大幅增强的。近期刚刚发现的最新变种XE,主要是在奥密克戎BA.1和BA.2基础上组合变异出来的。其传播性更强,在毒性上变化如何还没有确切结论。疫苗的普遍采用,也使得我们很难评估当前的死亡率降低究竟是奥密克戎毒株本身毒力在减弱,还是因疫苗及其他因素的作用。问题还在于:疫苗的有效期普遍太短,如果长期坚持依靠疫苗,意味着地球人可能要永无止尽地年年打疫苗才能保证COVID-19被维持在大号流感的状态上。这带来的后果会是很恐怖的事情。要知道,之前还从来没出现过对付某种疾病是通过全地球人年年打疫苗来控制的。全地球人连吃饭的品种都没统一过,这次居然统一地年年打一种疫苗,这实在是不可思议的人类悲剧。过去疫苗都只是短期甚至一次性的,或者极少人群有针对性使用的。因为持续了两年动态清零政策,中国在成功避免疫情大规模爆发的同时,各种抗疫措施的时间越长,社会承受面上也越是考验耐性。香港的疫情失控,上海前期看起来成功的“精准防疫”,在最新型病毒面前的防线崩溃,无疑都在向人们提出一个问题:未来我们该怎么办?首先给出答案:中国必须做好长期抗疫准备。放弃一切幻想和侥幸心理,依赖大规模的科技创新,数量级地提升核酸检测灵敏度,通过效率的大幅提升实现单日全社会核酸普检能力。通过超高灵敏度20合1混检等技术的普及全面减少动态清零的直接抗疫成本。在可以实现清零前提下大幅度缩短隔离时间和封城时间,从而在根本上将清零的社会间接成本减少到接近于零的程度。由于防疫是一个专业性和跨学科性都非常强的课题,因此……
手机登录后(右侧登录口登录),可浏览全文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赞
赞
已有572人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