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三月以来,全国新冠疫情形势再度严峻,内地多日单日新增本土阳性病例数千例;截止3月13日,内地累计本土感染者一万多例,波及20多个省市。吉林新冠病例突然大增,香港第五波疫情累计感染者近70万,被称为“防疫优等生”的上海和深圳也升级了防控级别。本周,深圳公交地铁全停运,所有社区、产业园区均封闭式管理,市民一夜间回到了两年前严控时期的那种紧张感,但感觉似乎又大为不同。疫情大流行至今已两年多,世界因新冠病毒而改变,而新冠病毒本身也在发生变化。总体来说,国人在清零政策下享受着长期的宁静与安全,但对每个人来说,疫情防控公共政策带来的边际收益存在差异。如何求解最大公约数?如何让国人以最小的成本终结疫情大流行?如何根据病毒的演变与技术的进步来优化防疫政策?本文尝试探讨新冠疫情防控的共识与对策。上周六(12日)下午,我担心防控升级理发店停业前去剪发。理发师(老板)跟我说,今天来的客人每个人都在说疫情的事,但他发现,大家的想法还是有很大差别。他说,有人对新冠病毒没那么恐惧,有人要担心小孩和老人感染,当然,最担心的人这些天直接不来剪发了(理发师考虑到了幸存者偏差)。我问他,是否担心防疫升级而停业。他说,不担心,这两年已经习惯了。我接着问他,可以承受多长时间的停业。他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只是说开门关张听政府的防疫政策。我刚走出理发店打开手机就看到深圳卫健委全面升级疫情防控的信息。接下来的这个晚上,深圳人要不就奔赴超市疯狂扫货,要不就赶赴办公室搬电脑回家办公,我是两个“要不”都占了。理发师类似于的士司机,是市场信息的交汇口,可以听到民间更多不同到声音。即便……
手机登录后(右侧登录口登录),可浏览全文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赞
赞
已有565人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