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封魏赵韩三家为诸侯,这是《资治通鉴》的开篇故事,砸缸的司马光也将此作为礼崩乐坏的开端。随着西周的礼崩乐坏,诸侯领土扩张的战争愈发激烈,各国为了集中战争资源,纷纷谋求政治和经济改革。动作最快的魏文侯任命李悝为相国,开启变法,其中影响中国历史最深远的,就是常平仓的原型《平籴法》。李悝将丰年和灾年各分成大、中、下三等,丰年政府收购粮食,灾年政府售卖粮食。越是丰收,政府强制购买的越多,反之,灾祸越大,政府卖粮也越积极。有了政府兜底,农民的种植热情高涨,纷纷卖力种粮,不用担心丰年谷贱,卖粮的钱也可以在灾年从政府手中把粮食买回来,防止灾年被饿死。同时,魏国政府从低买高卖中获得大量收入,囤积的粮食也成为军事储备,魏国货币更凭借与粮仓绑定成为战国硬通货,作为信用杠杆,支持着魏国的军事扩张,成为战国初期领土扩张最凶猛的国家。李悝的经济改革也启发了他的朋友白圭,这位做农业大宗的商人祖师爷,提出了一套谷市的致富办法,叫做“人舍我取,人取我与”。翻译成白话,就是两千多年后……
手机登录后(右侧登录口登录),可浏览全文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赞
赞
已有611人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