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城镇化进程正处在快速发展的时期,农村剩余劳动力也持续流入到城镇。根据国家统计局定义,“户籍仍在农村,年内在本地从事非农产业或外出从业6个月及以上”的劳动者被称为“农民工”。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农民工总量约为2.86亿,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了20.2%。从农民工输入地来看,在东部地区就业的农民工数量最多,占到了农民工总量的53%。中部、西部地区的占比分别达到了21.8%和22.0%,东北地区占比则相对较小,仅为3.0%。不过,2020年,我国农民工数量比上年减少了517万人,下降幅度为1.8%,这也是我国农民工人数近年来首次出现下降。其中,跨省流动的农民工数量下降的最多,比上年减少了456万人,下降幅度为6.1%,而省内就业的外出农民工数量则与上年数据基本持平。也就是说,目前,我国农民工总体数量有所减少,流动的半径也进一步缩小。其实,从2010年起,我国农民工人口数量的增幅就开始逐年下降,并与总劳动人口(15-64岁)的数量变化高度相关,二者的峰值均出现在2010年,此后便持续下滑。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国老龄化问题不断严峻的背景下,农民工的老龄化现象也日渐凸显。在2008年,我国农民工的平均年龄为34岁;而到了2020年,则变为41.4岁,比我国所有劳动力人口的平均年龄(38.8岁)大了将近3岁。从年龄结构来看,我国40岁及以下农民工所占比重为49.4%,比上年下降1.2个百分点;50岁以上农民工所占比重为26.4%,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占比继续提高。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大量老龄民工自然的退休归乡,而新进入市场的青年民工数量不足,难以补充老龄民工自然归乡造成的人口空缺。据国家统计局数据,目前我国有超过7500万的高龄农民工将在5年内退出劳动力市场,这意味着,未来我国农民工的数量很可能会继续下降。此外,近年来我国户籍政策调整……
手机登录后(右侧登录口登录),可浏览全文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赞
赞
已有830人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