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当前的总和生育率仅为1.3。这个数据低于正常的“人口更替”水平2.1,低于“高度敏感警戒线”1.5;低于世界平均总和生育率2.41,低于中等偏上收入国家平均水平1.90和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1.60,甚至低于长期被讨论的日本1.34。按照人口学的说法,中国与日本一样掉入了“低生育率陷阱”。国家统计局近期公布的《中国统计年鉴2021》显示,202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为1.45‰,创下历史最低值。根据一些地方公布的上半年人口出生数据推算,今年全国人口很有可能出现负增长。虽然低生育是一个老话题,但最近,“中国总和生育率低于日本”、“人口负增长”,这两个信息多少还是激发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低生育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现象?低生育背后有哪些不合理的因素?公共政策与资源如何配置才是合理的?本文从公平竞争的逻辑探讨低生育现象及其公共政策。人们常说:“高房价是最好的避孕药”。这句话潜台词是:高房价提前把“孩子”淘汰了。它揭示了低生育一个残酷的逻辑:人类自我淘汰的结果。二战以来,全球人口在经历一个婴儿潮后,出生率开始持续下滑。多数发达国家和越来越多新兴国家都已经进入了低生育阶段。低生育,是人类自我淘汰的结果。这种残酷的现实,有合理的成分,也有不合理的因素(这是重点,第二部分论述)。第一,更高质量的生命替代了更多数量的潜在生命。在工业文明之前,人类的代际更替周期短,人均寿命不过……
手机登录后(右侧登录口登录),可浏览全文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赞
赞
已有840人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