绑定手机号

手机号码

验证码 

手机验证

关注公众号

欢迎关注百家时评,为你解读国际风云、财经要闻,洞悉全局,你值得加入!

《长津湖》的遗憾!


2021年10月20日  浏览(8001)人
0
作者:李不太白
来源公众号:李不太白

图片


一、

《长津湖》,近年来国内少有的、“硬核”水平的电影之一。

它几乎集齐了一部战争大片所需的一切:多个身临其境的战场、逼真的战斗画面、震撼特效、年代感十足的服装与武器道具、高潮迭起的连环战斗剧情、三小时超长片长、多位名导演+名演员超级组合、超50亿元高票房、火爆人气……

所有这些,都证明了《长津湖》不愧是投资12亿元的大制作国产战争大片,不愧是票房、大众口碑双丰收的佳作。

在此前提下,若说更高期待的话,那么又总觉得它似乎少了些什么。

长津湖一役,抗美援朝中极艰苦的一段历史。中美双方在这场战役中都伤亡惨重,且双方都冻死冻伤很多人。有统计数字表明,志愿军因严寒造成的伤亡多达28954人,竟超过了战斗伤亡人数19202人。但志愿军战士们终究还是凭着超人意志,恪守战场纪律,确保战略战术得到实施,终以巨大牺牲换来了朝鲜战局态势的转变。

在当前中美激烈竞争的这个大背景下,重温这段战争史自然会激荡起我们澎湃的爱国热情,毕竟,谁不希望自己国家能够战胜强敌、大踏步前进呢?

因此,褒扬电影《长津湖》在大众中间几乎已升华为一种不容置疑的“立场正确”。

这都是人之常情。

我当然也有这样朴素的家国情感。同时也要坦白地说,走出影院之后,脑际不停回旋的,除了志愿军战士们前赴后继、视死如归的血拼精神外,就只有连续炸裂的烽火硝烟了——当然,还穿插着些许雷公、伍千里、伍万里之间的父子兄弟情画面。

这些或许已足够赢得票房与大众口碑,但若以一部经典大片的高标准做要求,若要想在时间里经得起涤荡与检验,我认为《长津湖》仍有明显遗憾。

在谈论这种遗憾时,为了避免被“立场正确”的大众情感炮火“误伤”,我们不妨就以几部也是国产影视、也是爱国题材、也是立场鲜明、也是票房+口碑双佳作来对比,看看《长津湖》到底遗憾在哪。


二、

说起国内近几十年来的战争题材影视片,以收视率与口碑而言,如果《亮剑》说排第二,没人敢说第一。

得益于小说打下了极其出色的剧本基础,得益于普通演员们极其真诚的角色演绎,得益于对战争本身残酷性的尊重,《亮剑》在作品内容与精神两方面都大获成功。

剧中的服装道具是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演员妆容也是三四十年代的,剧中没有那些装腔作势的帅靓美颜耍酷,没有漂亮挺刮的服装离谱到不着边际,也没有臆想的飞檐走壁,《亮剑》拍得是如此朴实无华,又如此震撼人心。甚至前些年还换了套人马重拍了部《新亮剑》,足见人们喜爱的程度。

那么,与《长津湖》相比,《亮剑》值得称赞的地方到底是什么呢?

李云龙独立团的“亮剑精神”被褒扬得最多。李云龙说:“面对强大的对手,明知不敌,也要毅然亮剑,即使倒下,也要成为一座山,一道岭!” 这种铮铮铁骨精神确实令人鼓舞,配得上脱帽致敬。

但若论面对强敌的“亮剑精神”,《长津湖》也不遑多让。八路军是在家乡的土地上面对日本鬼子,志愿军是在朝鲜面对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别的不说,就说美军背后的海、空、武器、后勤等各方面的支援肯定都要强过晋西北战场上的日军太多,何况远在异国他乡、没有根据地群众基础、缺少给养的志愿军还要面对零下四五十度的酷寒?仅以“冰雕连”背后的亮剑精神来说,就足以体现人类战争史上意志的极限了。

所以,在我看来,战争的残酷性,战场环境的艰苦卓绝,将士的亮剑精神,那都不是《亮剑》无人出其右的原因所在。

那到底是什么呢?

是情义,是爱,是柔软,是再彪悍的李云龙也有嚎啕大哭的时候,是再桀骜狡黠的李云龙也有低头脆弱的时候。

没错,是《亮剑》不光有“亮剑”精神,在刚强之外,它也有“柔软”。

《亮剑》的柔软,第一次体现是在独立团团部被日军特种部队夜袭、政委赵刚重伤倒下、新婚妻子杨秀芹被俘,李云龙在率部围攻平安县城、炮轰仇寇挟持秀芹所在的城楼之后。

李云龙一个人静静呆在村外秀芹坟前,先是轻声慢语地拉家常,说着说着就开始一把鼻涕一把泪倾诉衷肠,呜呜咽咽地哭了起来。那是一个将士无处话凄凉的悲鸣,也是一个农民痛失所爱的憋屈。

这种悲鸣,这种憋屈,这种软弱,这种充满戏剧张力的性格反差,这种至情至性的人物本色,《长津湖》是没有的——即使有,也只是蜻蜓点水般的形式化(如伍千里抱着壮烈牺牲前的雷公)。

《亮剑》的柔软,第二次表现是李云龙的咆哮,在政委赵刚康复归来后。

李云龙为了给魏和尚报仇,违背纪律、擅自带着警卫营剿灭了已经答应接受改编的黑云寨土匪,赵刚气得将李云龙推翻在雪地里,痛斥李云龙只图一时痛快、不顾大局。

李云龙于是咆哮起来,台词是这么说的:“……你住院一趟,我李云龙丢了三样东西:老婆老婆被鬼子杀了,生生死死的兄弟被土匪剁了脑袋,再加上你这个昏迷了23天的政委,就算是块石头,揣在我李云龙的胸口,也该捂热了不是?我不是铁打的,我也有心,我也有肝,我也有感情,你说,你不在,我跟谁说去?”赵刚听得泪流满面。即使是屏幕前二次回看的我也仍然止不住潸然泪下。

战争的炮火硝烟里,堆砌的是钢铁,埋葬的是血肉,但活生生的血肉之躯却不是钢铁,他们有情,有爱,有说不出的痛。

在战争大叙事下,这种一个小人物的爱恨情仇,这种人性深处的刚烈与柔弱、炙热与苦寒、坚忍与深藏,在《长津湖》里却是浅尝辄止,在《长津湖》长达三小时的战争叙事里并没有给人留下什么印象深刻的镜头。

比如歌颂“冰雕连”,只是用一个美军向“冰雕连”敬礼这样单薄的画面吗?无须纠缠真实历史中的美军到底是向冰雕连射击还是敬礼,我更想看到的是:那些在冰天雪地中冻僵的战士们,他们在体温即将耗尽之前想起了什么?他们留恋什么?他们放不下什么?他们作为一个活生生的普通人,他们的情、他们的爱、他们的痛是什么?无言的冰冻肉身背后,又有多少千言万语的人间温情来不及慢慢诉说?

这些人之常“情”,这些人间“柔软”,这些可以着力于“人”的地方,本都是导演可以细腻发挥之处,岂能只是一个“冰雕”镜头就交代过去的呢?

我想只有拍摄出具象的心灵细节,才能更长久地颤动观众的心,让人们看见“冰雕连”之所以伟大的真正原因所在。

谁又想在那冰天雪地的鬼地方无声无息消逝呢?那些战士,谁不盼望着有一天能老婆孩子热炕头呢?而正是这种盼望与现实的强烈反差,才最能映照出志愿军战士们坚守战场纪律的意志可歌可泣。

而《长津湖》对此却着墨不多。《长津湖》三小时的战斗场景至少可以缩减1/4,以用于人的内心情感细节刻画。

反观《亮剑》,在塑造独立团将士硬骨头精神之外,还有很多很多处柔软的地方,就不必再多列举了。

冷酷的战争容不下柔软吗?并非如此。

战争本身确实是残酷的,冷血的,但一切正义的战争却又是有情的,慈悲的,大爱的。

无论是抗日战争,还是抗美援朝,还是今天对抗美国的胁迫,中国人民抗争的根本目的都还是为了人,为了守护家园,为了家园中柔软的情、义、爱,而非仅仅单纯为了展现打得如何英勇、如何痛快,或者仅仅只是歌颂牺牲本身。

“李云龙”的扮演者李幼斌,最近又召集“旧部”主演了一部《生死阻击》,主角李致远率领特务营顽强阻击敌人20小时,在完成任务后本可以撤出,但为了掩护失去家园的村民走得更远,他们又再次坚守下来,最后全部壮烈牺牲。

这部小成本电影显然谈不上是大片,一个多小时的战争故事线索也略显单薄,主要都是在一个村庄血战阻击——不过,即便在如此简单紧凑的故事中,它还是有自己“柔软”的设计。

那就是在电影紧张激烈的战斗空隙,《生死阻击》穿插了一个李致远救护、托养一个小女孩和一条小狗的故事。阻击战打到最后,李致远命令营长天泽带着女孩单独撤离,然后李致远与几位仅剩下的伤兵聚在一起、无限留恋地目送着他们渐渐远去……电影评分8.4,不算太高,但影片的结尾,是山坡小路上,营长天泽、一个小女孩、一条小狗久久地回望着远处的硝烟,然后转身向大山深处走去。

谁都能看出,电影中的“小女孩”代表了要守护的人,“小狗”代表了家园,而她们的回望则代表了一般平民对守护者的感爱,对牺牲者的致敬。一人、一孩、一狗远去的身影,则代表了一种希望的光。

这样一条隐线,也暗藏在新近出品的影视佳作《能文能武李延年》中,那就是“小安东”这个小兵娃角色的设计。

扼守朝鲜“三八线”附近高地的全营战士,即便每一刻他们都在炮火硝烟的生死里穿梭,也不忘一个接一个地集体守护着一个平凡之极的心愿——将来有那么一天,小安东能够回到东北,迎娶他的二妮,多生孩子。

那仿佛是战士们在小心翼翼地守护着他们心中最柔软的地方,其实也是所有战士对未来生活憧憬的缩影:打完仗,回家好好热气腾腾地生活。

说到底,人世间一切正义战争的目的终究还是为了人与家园的命运,所以最好的战争电影也应该以表现“人”、而非表现“打”为主——或者说,电影中所表现的“打”也都应该服务于表现“人”这一根本目的。

一部现代价值视角下的战争大片,固然要有不畏强敌、英勇赴义、敢打胜仗的热血精神,也应该思考“人”的乃至整个人类的命运。

这种以“人”、而非以“战”为主题的剧本套路也许有些平常,有些庸俗,但恰恰正是这种庸俗的“平常”才是人类不分种族、民族、阶层的共情。

这种对战争之中美好的“人”的凋谢的惋惜,是俄罗斯小说名著、电影佳作《静静的顿河》最打动我心的地方。

也是国产大片《集结号》将此种现代价值演绎得尤其值得称赞的地方。


三、

我曾在早前文中批评过冯小刚,但我也并不掩饰对冯小刚一些电影的喜爱与欣赏,例如《天下无贼》、《我不是潘金莲》、《1942》等,而《集结号》在我看来则是所有冯氏作品里堪称最顶尖、最具有现代意义的一部。

《集结号》让我心灵为之一颤的地方,有两处。

一个是谷子地睁着被战争损伤的眼睛搜寻着,他一边把搜集到的几顶钢盔带在烈士墓碑上,一边弯着腰盯着一块块木碑寻找牺牲的战友的名字,边上的桂琴说:“大哥,别看了,一个人名都没有,全是无名烈士。”

谷子地怔怔站起身来,良久,哽咽着说:“爹妈都给起了名了,怎么全成了没名的孩子了?”

这一问,特别震撼人心。

是啊,每一个长眠地下的烈士,哪个不曾是父母眼里疼爱的孩子、妻子眼里亲爱的丈夫、抑或是孩子眼里慈爱的爸爸呢?他们原本都是一个个鲜活的面容,如今却成了大山荒原里一块块无名纪念碑。

他们为了谁而献出青春生命?谁能知晓并记得他们牺牲的价值?这是战争的残酷,也发人深省和平的珍贵。“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迈背后,是“为有牺牲多壮志”,是无数普通人家子弟那匆匆流逝的年轻生命。

《集结号》震撼心灵的另一个地方,是谷子地的愤怒呐喊与善良的撒谎。

谷子地在毁弃的旧窑口寻找战友遗骸,没找着,只找到了两个破旧的钢盔,矿长说钢盔说明不了什么,这儿多得是,矿工们夜里拿它接尿。谷子地一听就炸了:“这是戴在士兵脑袋上的东西,你们他妈的用这接尿?”随后暴怒地爬上煤矿,大喊:“妹子,听我说,他的血泼在这,我的兄弟们就埋在这煤堆底下,我给他们证明!我证明!”

镜头一转,谷子地与桂琴在溪水边洗钢盔,桂琴说,她牺牲的恋人王金存原本在省城读国民师范,没打招呼就走了,婆婆想儿子,得了病,再也没从床上下来过,开始金存还有信寄到家里……某年月日接到的是最后一封,之后就再也没有他的消息了。

谷子地一边低头洗着钢盔,一边骗桂琴说:“他天天给你们写信,怀里都揣得满满当当的。”

桂琴顿时泪眼婆娑,问道:“大哥,金存牺牲的样子,你给我说说……他爱干净,头发什么时候都是一丝不乱。”

谷子地继续低头洗钢盔,煞有介事地骗桂琴说:“他牺牲的时候也一样。”随后捡起一块拇指头大小的石子说:“他让一块炮弹皮打中了要害,就这么一小块,表面上什么都看不出来,就跟睡着一样,头发还是平平整整的。”

然后漫山遍野的红枫绿叶山路中,是谷子地、桂琴一前一后孤独寻找的身影。

实际上,在狙击战中,作为最后两位战士,谷子地负责拉炮与敌坦克对轰,而被炸断了腿的王金存则负责在煤窑内拉响炸药包,掩盖全体战友尸体,死得非常惨。

谷子地为了守护桂琴心目中完美恋人的印象,撒谎了。

可正是这种小心翼翼的撒谎,守护这种业已凋谢的美好事物,尤其能反衬出战争对于普通人来说的残酷,也尤其能折射出后人美好家园是如何来之不易。

若能岁月静好,谁又想烽火硝烟呢?

战争,不得已而为之。

《集结号》还有一个令人心疼的地方,是在莫大的矿区,在耸立的矿丘上,谷子地孤零零地一个人拿着铁镐,一镐一镐地刨着,想要找到牺牲战友的遗骨。即使是桂琴送来了上级部队追认九连全体为烈士的通知,谷子地依然难以从悲痛与内疚中走出,喃喃自语道:“小兔崽仔们,我怎么就挖不到你们呢?”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的确,每一个鲜活的生命终将像江水一样东流去,但每一个曾经在人世间来过的生命,他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生命价值,其存在都应名实相符,他们不是波澜壮阔战争中过眼云烟般的一个无名符号。

这是人类生生不息下去的意义,也是无数牺牲者敢于牺牲的意义。这种意义具有世界普遍性,非中国独有。

人,以及人的价值,才是世间所有存在的终极意义与归宿。

最终,谷子地也终于迎来了苦苦追寻的一刻:以庄严的授勋仪式,为逝去的战友们确认他们生命的尊严。


四、

以“人”以及“人的价值”为意义,我在徐克导演的大片《智取威虎山》中也看到了。

这在影片一开始就交待了:倒塌的房屋,到处残垣断壁,匪火余烟中,部队首长203从灰烬捡起一片残存的红色窗花剪纸,久久凝视。

这个场景很容易引人心痛。

观众可以感觉到,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希冀被残忍地毁坏了,践踏了。

有了这种镜头铺垫,即便把《智取威虎山》这部红色影片拿到西方社会播放,西方观众的心也很容易站到剿匪小分队一边,赞许他们以暴止暴的正义性,赞许他们为了恢复人的生活权力付出的英勇行动。

我特别钦佩徐克的地方,是他电影叙事手法的不显山不露水。他不动声色之间就能将人的美好、人的丑陋给渲染出来。这在《新龙门客栈》中最为明显,在《智取威虎山》中也运用得相当了得。

一场小规模的遭遇战过后,侥幸逃回山的两个土匪受到了“座山雕”惨无人道的虐待,冰雪酷寒下,被扒光上衣绑在柱子上,一盆冷水凌头泼下,头脸都结了冰碴,不容分说两三句话,座山雕就下令放出猛雕啄食逃匪鼻眼,画面惨不忍睹……围观的众土匪震惊得肝胆俱裂,镜头下满是惊恐的表情、瑟瑟发抖的手脚。

而“座山雕”这种依靠恐惧手段慑服部众的方式,居然受到了“老八”的无比羡慕,他问道:“七哥,你说咋才能弄成为三爷那样呢?”但听老七半是畏惧半是折服地答道:“世上的土匪这么多,座山雕却只有一个。”

镜头一转,小分队那边,杨子荣一边大声唱着英雄赵子龙、长坂坡张翼德的戏剧段子,一边在桌板上切着手擀面……袅袅升腾的人间烟火中,小分队的战士们拿着筷子敲着搪瓷缸、碗、桌,打着拍子,嘻嘻哈哈地应和着一片。

另一边的炉火旁,白茹一边在帮两个战士重新包裹着冻伤的脚,一边问道:“脚上的冻疮咋包成这样呢?谁给你包的?”战士似乎有点惊讶地答道:“203啊!我们的脚都是他给包的……”火光映照中,白茹感动地回头看了203一眼。

短短几个镜头,一组不经意的细节,就将少剑波率领的革命队伍与座山雕的威虎山之间的强烈反差做了鲜明对比。

还是在这组镜头中,青涩的高波寥寥几句话也同样让人疼惜。

高波在一旁注视着白茹被炉火映红的美丽脸庞,问道:“白茹同志,你会开枪吗?”白茹随口应道:“啥意思呀,想比枪法吗?”高波掩饰道:“没有,我就随便问问。”这几句看似若无其事的话背后,其实藏着他的朦胧情感,也藏着他真诚的担忧,他担心残酷战争环境里白茹的个人安危,而最后他也确实为了保护白茹而牺牲了自我。

概而言之,威虎山上的土匪社会是一个谁狠谁当道的社会。那是一个残暴的丛林世界,既视自己为野兽,也视他人为猎物,毫无人性可言,维持组织内部关系的基本方式是恐吓、角斗与恐惧。

反观剿匪小分队战士们之间,却是一种相互关爱的、温暖的、同甘共苦的生活,处处散发着乐观的精神,洋溢着一派轻松活泼的生活气息。

这一切,都是导演透过镜头让观众审视着两种关于“人”的价值、两种意义:一种是爱惜人,一种是把人不当人。

这两种人的价值与意义,后来在影片中终于借着杨子荣的口说了出来。

威虎山上,“老八”的房子门口拴着两个人,嘴里含着骨头,像狗一样跪趴在门口守门,看见人进来出去就呜呜吠几声。杨子荣说:“老八,这人不是狗啊,咱不能把人当成狗。”老八却不以为然地说:“咋地啦,我可疼他们啦,天天有吃有喝的,我跟你说他们老高兴了!”

杨子荣似乎想用“人”的精神试着改造一下以匪为性的老八:“咱不能总靠欺负人过日子,做人得讲究,还是得过太平日子。”

老八嘿嘿冷笑起来:“太平日子?咦,啥是太平日子?”堕落在野兽世界中已久的人,已无法理解到人作为“人”的价值了。

把人当人,让人重新成为人,这正是剿匪战争正义性的全部原因所在。

徐克在《智取威虎山》安排的战斗其实并算不多,整个影片只有三场:一场仓库小型遭遇战,一场设伏夹皮沟的防御战,一场夜袭威虎山的攻击战。这三场战斗,难度、规模、激烈与精彩程度固然是一场比一场大,但战斗之外的山上、山下两种生活故事其实才是影片表现的重心,当然也更动人心弦。

徐克的《智取威虎山》,主要围绕“杨子荣”这个明线展开故事,但同时还用了一个叫“栓子”的孩子作为隐线贯穿了全片。

栓子是剿匪小分队救下的孩子。他原是个四处流浪的孤儿,他的爹被土匪打死,他的娘也失踪了。

威虎山上有个“压寨夫人”叫青莲,是个被土匪掠去的村妇,是具有鲜明的被压迫、被奴役与被侮辱特征的劳动人民之一,但是在原著《林海雪原》并没有这一角色。原著中倒是有个“压寨夫人”,但她是个名为“蝴蝶迷”的女匪,凶悍,残忍。

徐克为什么要改造并重新设计“压寨夫人”这一角色呢?为什么要增加“栓子”这条隐线呢?

在我看来,还是为了进一步阐述战争的正义性目的,还是为了说明“打”应该服务于“人”这一根本目的——剿匪小分队最后打下威虎山,消灭土匪,栓子和他的娘青莲最终得以团聚,这不是一个明显的隐喻吗?剿匪的目的,是为了让人重新成为人,是为了人的美好生活。

从人类普遍价值来说,这正是现代人思考战争时无法回避的主要着力点之一。


五、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的确,考虑到当前中美对抗的客观现实,巨制大片《长津湖》在激励人们敢于斗争的精神方面,可谓恰逢其时。

但同时,对内而言,考虑到中国正快速走在建设一个现代大国的路上,一部集合如此多名导名演的电影,一部如此大制作的史诗大片,它在“人”的现代价值探索方面也理应自赋一定程度的担当。

对外而言,考虑到中国面临的另外一个客观现实—— 一直以来,“中国故事”在西方社会总是不易打开局面,我们的电影大片在“内向”的视角之外,是不是可以兼具某些“外向”的视野呢?是不是可以将自身的精神内涵做得更为广阔些呢?

毕竟,在中国人、朝鲜人、韩国人、美国人、俄罗斯人眼里,那个“最寒冷的冬天”,那场三八线两边的对垒,视角都是不同的。

在我们中国人心中,是被迫迎接家门口的霸权主义挑战,是为了保家卫国;在朝韩双方看来,都是为了解放半岛,统一国家;在美国人话语体系里,是为了捍卫民主自由;在俄罗斯人历史里,是美苏两大阵营的地缘政治对抗。

每个社会都有自己的“定见”。要说服他人放下成见、站在别人的角度看事情总是极为困难的。因此,寻找“共识”才是方向,这也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智慧所在。

所谓“求同存异”,就是要求我们在阐述自己主张的“异”时,也懂得求一个普遍意义上的“同”,这是电影的叙事艺术,也是客观的国际政治现实,更是已经不可阻挡地深度走向国际社会的中国所必须具备的未来精神。

中国走向世界的事物不可能只有中国制造,也必须要有容易广泛打动他国、他族、他乡、他人的中国情感、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文化。

在内既让我们自己人深感振奋,在外也让他人打心里认同,敢亮剑,会走心,才是真正的“天下无敌”。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如今,中国正当是三面环敌之际,美、英、澳在南边搞了个AUKUS,日本在东海煽风点火引事,印度在西疆上蹿下跳骚动,即使以地缘政治的现实主义眼光看,中国尤其需要不动如山、镇之以静,一面敢于斗争,一面也要学学如何利用电影大片植入价值观去打通人心。

“我们的任务,是把敌人搞得少少的,朋友搞得多多的。”

所以,汲取西方的某些叙事方式,将伟大的“中国故事”打入欧美内部,从现代价值意义上去化解、感染、争取西方社会的一般知识分子与一般“民心”,扭转中国在国际舆论宣传上的被动局势,这也是一场硬仗。

在这场硬仗中,勇气、耐性、方式、谦逊、自信五方面缺一不可。

而这场硬仗之于今时今日中国的价值,并不亚于当年那一场艰苦卓绝的长津湖战役。

兵书《三略》上说:“纯刚纯强,其国必亡;纯柔纯弱,其国必削。”

这就是说,你一味示强,全然搞“刚”的一面是行不通的,比如三代而亡的强秦;你一味示弱,全然搞“柔”的一面也是不行的,比如被金人掳掠走二帝的北宋……那么,到底应该如何对外交往呢?

“能刚能柔,其国弥光;能强能弱,其国弥彰。”

翻译成俗气的现代话来说,就是你既得有硬实力,还得要有软实力。换言之,战狼精神你可以内化为永不屈服的硬骨头,温情的白鸽与歌诗则需要外化为涓涓溪流去滋润人心。

就像那个昂头可以率领队伍赴险克难去剿伐恶匪、低头可以婆婆妈妈为战士们包裹脚上冻疮的203。

就像托尔斯泰七年沉思出一部《战争与和平》,一面赞扬俄国人民抵抗拿破仑大军的爱国热情与青年一代的英雄主义精神,一面以宗教仁爱思想与人道主义的基调赋予作品以慈悲,深切同情各方在战争中蒙受的创伤。

就像科波拉导演了一部《现代启示录》,反思了并记录了战争对于人性冲击的“黑暗之心”:残酷的战争使得其中所有人都在地狱中痛苦挣扎,人性在战争中经历着撕裂、吞噬与自噬,一切美好的东西都可以瞬间烟消云散,人世间为什么要有战争呢?

托尔斯泰写道:

“为什么六十多万西方人要跑到东边来,杀害一些无冤无仇甚至一辈子都不可能相见的东方人?”

“为什么人们要互相用大炮火枪倾轧,来占领一个离家千里之外的城市?”

“没有痛苦,人就不会了解他的局限,也不会了解自己。”

那么拥有三千年灿烂文化的我们中国人如何思考战争呢?我想,2300多年前的伟大先哲孟子早已给出过了答案,一切战争目的决不能是为了打出大国雄风,不能为了一将功成万骨枯,而是为了“救民于水火”,为了“安天下之民”,为人民服务,服务于“人”。

因此就以上这类宏观思考战争的视野而言,从“人”在战争中微观的细腻情感来说,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长津湖》的遗憾在于——

壮怀激烈的刚强表达有余,小心翼翼的柔软叙述不足。

本站网址随时可能更换,请关注公众号,以防失联!



已有756人赞
已收藏
上一篇:不好当的小三!
下一篇:关门打狗,国家为什么要干趴煤价?
评论或留言 1
CF :  长津湖是不能与亮剑等影视剧拿来进行类比的!我怎么觉得作者是在借长津湖来夸亮剑等影 视剧呀!毕竟时代背景和制作水准、特效等都不在一个维度上!长津湖从另一个角度上讲是商业大片,而其他影视剧算不上!
2021-10-21 14:03:12

登录

注册

站点声明


返回顶部
留言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