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落地以来,身边的讨论一直不断。有家长开心地说:“孩子终于有更多时间玩耍了。”但更多父母担心:“不用补课了,作业也少了,多出来的时间难道瞎玩吗?”我理解这种忧虑。孩子从各个学科培训中减负出来,确实需要父母来补上。孩子的成长路上,从来少不了父母的奋力托举。不过,我们更需要明白的是:双减,不是让孩子不学了。双减,是减去无用功,让我们的孩子更加自律、自主、高效地去学。想要孩子在“双减”后脱颖而出,父母就要做到以下几点——1、别随便扣帽子。有位妈妈,一直为儿子“不自律”发愁。看到儿子作业没做完,还想着出去玩,她就忍不了。“都读小学三年级了,还要我们盯着吗?”“别人家孩子都那么听话,他怎么就不成器?!”按照这个妈妈的逻辑,到了三年级,孩子就该自动变“成熟”;不自律,就说明孩子不行。完全错了。说9岁的小孩“不自律”太早了些。从发展心理学角度,孩子10岁前,都是右脑性智力——思维方式是具象、感性、且发散的,最不擅长理性思维。孩子智力越高,能量就越大,也就越没办法忍受长时间安静坐着读书,在老师和家长看起来,就是更闹腾、更麻烦。这是孩子大脑发展决定的。不是孩子故意不学好,更不代表他未来都如此。父母能做的,就是适当引导、耐心等待,同时做好榜样,因为自律不是教会的,是孩子模仿会的。父母平日里饮食有节,作息规律,情绪平稳可控,孩子慢慢就能跟着学会自律、自控。正所谓……
手机登录后(右侧登录口登录),可浏览全文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赞
赞
已有838人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