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日子,广电总局决定,停止利用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节目宣传推销槟榔及其制品,各地要清查槟榔广告。不知道有没有人会疑惑,槟榔这小零食是做错了什么,是得罪了什么人吗,何以要被全网消声?笔者身为半个海南人半个湖南人表示,这波啊,这题我熟,早该管管了。要说有什么东西能把海南和湖南联系起来,那非此物莫属。这南果的生产在中国历史悠久,可以说是一门中药材,有杀虫利水防疟等功效。早古吴越人时期,嚼槟榔就已经开始了,由于保险技术问题的落后,槟榔在古代中国是一种权贵阶层化痰消食的东西。平民有形成吃槟榔的民俗,只能是在崖州等槟榔产地和临近的两广地区。在儿时的记忆里,槟榔一个个被包的像小粽子,街边一般都是老人在卖,拎着个小筐,里面装着绿色的假蒟叶,槟郎果。海南岛民都是直接嚼生的槟榔果,切成三或四瓣,称“口”,用贝壳粉混水搞出来的白膏涂抹在假蒟叶中间,把生槟榔果瓣放上去裹着塞进嘴里嚼。当地的男女老少都嚼这玩意,吐出半透明汁水,血红血红的——故此海南那边碰瓷,就是摔倒的时候嚼槟榔,让内地人以为把人撞出血了。在湖湘大地,槟榔又是以一种加工业的形式风靡,尤其流行于……
手机登录后(右侧登录口登录),可浏览全文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赞
赞
已有852人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