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广东、江苏、云南、四川、内蒙、吉林等多省实施有序用电、临时停电、拉闸限电等限电措施。受此影响,煤炭、化工、钢材、水泥、有色金属等一些工厂停工停产,部分上游产品价格上涨。同时,东北部分地区的居民用电受到影响。当下是中国生产旺季和全球供货的高峰期,为何在这个关键时期掀起一场限电潮?供给端约束是否引发价格上涨,冲击经济复苏?电力不足是否会成为一种常态?能源保障与“双控”如何平衡?经济增长与“低碳”如何兼顾?本文从限电政策出发探索能源安全与经济增长之路。各地限电的直接原因是电力不足,电力不足的原因分为供给端和需求端。需求端是用电量增加,主要是上半年维持高速增长,制造工厂开足马力,电力需求大增。但是,供给端跟不上,主要是原煤产量不足,煤炭价格大涨。中国的电力结构以火电为主,火力发电量占据70%的份额,而火力发电的主要原料是煤炭。2021年1月份至8月份,全国火力绝对发电量同比增长率为12.6%,而原煤的产量增速仅有4.4%。数据显示:煤炭产能跟不上火力发电的增速。2020年,中国原煤产能39亿吨,供给处于偏紧状态,库存极为有限。根据中国煤炭市场网数据,截至今年9月13日,全国生产动力煤库存为1396.6万吨,较上月降幅0.65%,较去年同期降幅5.29%。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2021年1月份至8月份,我国累计进口煤炭19768.8万吨,同比累计下降10.3%。很多人感到奇怪:为何不加大煤炭供应?……
手机登录后(右侧登录口登录),可浏览全文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赞
赞
已有830人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