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4年,大宋帝国平静的如一潭死水。此时不会有人注意到,四川眉山涌动着一股春潮。18岁的苏轼走路生风,不时发出杠铃般的笑声:“不用费心思恋爱的年代,真爽。”何止不用主动,他还不能拒绝。不久前,苏轼的老师请他到家里吃饭,语重心长的说:“小苏啊,我特别欣赏你。我有一个女儿叫王弗,你愿意做我的女婿吗?”天大的好事啊,苏轼立刻表态:“要得要得。”不久后,苏轼和王弗就结婚了。大红的盖头下,新娘清秀的脸庞露出娇羞,新郎还没有标志性的大胡子,他们互相望着对方。“娘子,我想得到你。”“你、你没礼貌。”“那...娘子,我能得到您吗?”“嘤嘤嘤......你讨厌。”少年夫妻的婚姻,就像初恋一样甜蜜,不论将来的结局如何,都将在两人心头刻下最深的痕迹。众所周知,能娶老师女儿的男人都不一般。婚后第三年,苏轼就带着一篇名叫《刑赏忠厚之至论》的文章,敲开了帝国的大门。文坛大佬欧阳修看到后,不禁虎躯一震:“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弟弟苏辙也考中进士,还写了一封《上枢密韩太尉书》,给太尉大人使劲拍马屁,希望韩琦能带他奔前程。做为二位神童的爸爸,苏洵可谓大器晚成。苏洵年轻时不好好读书,成天和小伙伴们一起游山玩水,直到27岁时才幡然醒悟:“没文化,太可怕。”于是……
手机登录后(右侧登录口登录),可浏览全文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赞
赞
已有864人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