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前听过一个买包故事:一个花钱大手大脚的月光妹子,看中一奢侈品包,想买但差钱。就去向闺蜜借,她以为闺蜜会痛快答应,没想到闺蜜提出:“你打个借条吧。”于是她心里有一万匹草泥马呼啸而过:“闺蜜还要借条吗?我还能为这点钱外逃啊?”这个愤怒的妹子,就是典型的不懂钱规则。很喜欢风墟先生讲的“社交的本质”。他说:“社交在本质上分为两种。一种是共情社交,一种是功利社交。”所谓共情社交,就是指为获得情感联结与情感体验,或因共同兴趣而产生的社交行为。这种社交不涉及利益的交换,只是为获得情感与心理上的慰藉与共鸣。所谓功利社交,就是指为达成某一目的,或是从对方身上获得某种利益而产生的社交行为。这种社交是带功利性质的,是为了获得信息、知识与物质等的交互传递。这两种社交有根本之别,但我们总喜欢混为一谈——认为“共情社交”的朋友为我做“功利社交”的事情,是理所应当的。“你不是学英语的吗?帮我翻译一篇论文呗。”“你不是学中文吗?帮我写个年终总结呗。”“你不是学设计的吗?帮我设计个LOGO呗。”若遭拒绝,就骂对方“不够朋友”“不讲义气”。其实这哪能怪对方,只能怪我们自己不懂钱规则——不明白“共情朋友”从来没有义务对你做出“功利性帮助”的必须。钱规则是……
手机登录后(右侧登录口登录),可浏览全文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赞
赞
已有906人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