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发展,必须有水,中华文明起源地的河南当然不例外。作为农业大省、人口大省的河南缺不缺水?这要看地方。从水源上,河南大概可以分为5个部分:河北平原依托太行山,虽然降雨变化大,但终归够用;豫西背靠秦岭、水库众多;南阳盆地群山拱卫、雨量充沛;同在河南平原,郑州开封以南诸市,有来自豫西的颍河、汝河可以依靠。唯一真正受困于水的唯有洛阳、开封,坐拥黄河却缺水,这并不奇怪。河南缺水,更缺好水。我虽然不是河南人,但小时候还记得自来水里总有怪味,听家里说这是水库水,养着鱼就是这个味,直到后来我慢慢长大才明白这就是水质问题。同样的问题在河南更为严重。比如开封地下水的氟问题,又比如崭新的热水壶烧上几十次就全是水垢,甚至就在前几年,有的外地人抱怨在开封洗个澡都觉得不舒服;还有郑州,已经多少代人抱怨过郑州的水难喝?为什么洛阳和开封的水质这么差?答案就是黄河,这条河有名的浑浊,纵使小浪底拦住大量泥沙,仍然解决不了问题。甚至昨天给我留言的郑州朋友都说:看城里的水都是清的,就知道一定都是刚下的雨。怎么解决?河南真的很拼。虽然河南南部丹江口库区有的是好水,但想把丹江口的水引到郑州、开封,不是河南自己能完成的。正因此,看到南水北调的历史机遇,久受苦水所困的河南第一个支持南水北调,在很多省还在观望的时候,首先提出要买南水北调满足京津供水以后剩余的水,协议、配套设施都是最早签定、建设的。为了支持南水北调,河南早在2003年就确定了南水北调工程搬迁方案,提前两年下达了停建令,严格控制……
手机登录后(右侧登录口登录),可浏览全文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赞
赞
已有880人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