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十多年里,恶性通胀是个挺遥远的话题。这玩意在和平年代的威力是很惊人的,尤其是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一旦印钱上瘾,货币供需就容易出问题,紧接着就是大范围的物价上涨,闹到最后就是通货膨胀。但凡恶性通胀的苗头一起,普通老百姓最倒霉,一战后的德国、抗战后那几年的中国、越战后的美国都经过这么一遭,普通人的日子那是相当凄惨的。抛开历史经验不谈,全球上一次离恶性通胀最近的时间点是2008年。在次贷危机之后,美联储祭出了量化宽松的大手笔,几万亿美元撒了出来,虽说救了不少金融机构,但差一点把大通胀整出来。不过也算是命不该绝,全球化又给他们续了一波命。以当时的情况来看,这算是一场皆大欢喜的“帕累托改进”——美国人出钱、我们出力,再加上低成本的劳动力和过剩的产能输出,一种微妙的平衡就建立了起来。有了这个经验,各大央行惊奇地发现过去的历史经验竟然失效了!只要你还能找到廉价的原材料供给基地,再找几个“高收益、高回报”的货币蓄水池,印多少钱物价也不会太离谱,而且大家都越来越有钱。找到了这个办法,大家开始集体偷懒,不管遇到大事小情基本都靠印钱解决。经济不好要宽松,天灾人祸要宽松,一场疫情更是整出了无限量宽松,把这个套路玩得最熟练的就是美国,大放水割全世界韭菜,啥危机都不是事儿。尤其是在这一轮疫情之后……
手机登录后(右侧登录口登录),可浏览全文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赞
赞
已有919人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