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是清政府不愿开放”。“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是清政府不懂国际规则还折磨外交使节”。“‘义和团’是愚民暴民,破坏铁路是因为他们迷信坏了风水”。“中国被殖民300年就是发达国家了”。这类应属地摊文学范畴的所谓“历史”,这些年像走马灯一样,从小读本活跃到网络论坛,从论坛活跃到微博,从微博活跃到公众号文章,从公众号文章活跃到短视频。近年来网络空间清朗许多,人们对涉历史与现实重大问题的认识更趋理性,类似文章已不能掀起大风浪,但依然有一些对西方“媚”“崇”“畏”者,不懈地通过复制粘贴改头换面的方式让它们“春风吹又生”。我最近就看到这样一篇奇文,说火烧圆明园“怎么成了国耻”,英法联军烧得好烧得对,应该感恩侵略者。这样极端的观点,漏洞百出的文章,本不值得一驳,没想到居然能得到一些知识精英的认同,并非个例,让我出乎意料同时,也感到有说一说的必要。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方殖民体系土崩瓦解之前,流行于西方主流意识形态领域的观点并非如今的“自由民主”,而是“优等民族”。为消解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意识,为帝国主义行为张目,当时的西方学界、新闻媒体炮制了大量描述“侵略者如何人道文明,被侵略者如何落后野蛮,西方侵略东方如何合理合法”的假新闻、假材料。这些材料经翻译转引到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后,被一些“媚”“崇”“畏”者拿来当做“历史”,成为他们否定自身民族解放斗争,以所谓“真相”挑战……
手机登录后(右侧登录口登录),可浏览全文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赞
赞
已有875人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