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一生有三个重要的“9月9日”。第一次是1927年9月9日,他领导的秋收起义爆发,从理论走向实践,先知得到了武装。第二次是1935年9月9日,第一和第四方面军分裂,中国革命岌岌可危,毛主席后来说这是他一生中最黑暗的时刻。第三次是1976年9月9日,巨星陨落。今天咱们主要说1935年那次。两年前写过一篇文章,后来被删掉了,这次拿出来,大幅修改,重新发一下。不过想说清楚这事,就得先说说我党历史上最重要的一个人物。张国焘,这人代表了我国的另一种未来。张国焘和毛主席非常像,都是强人,都有非常强的组织能力,神一样的勇气和意志,放现在妥妥都是500强上市公司老总级别的高手。但是在那个年代,就去干革命了。而且和毛主席一样,张国焘也参加过南湖上的“一大”,也是党和军队的缔造者,革命根据地的开拓者。张和毛主席在北大时候就认识。只不过那时候毛主席还是图书馆管理员,张国焘是北大学生领袖——就是那种围一圈人,张在中间侃侃而谈,谈理想,谈国家,谈未来;年轻的毛也有强烈的表达欲,不过作为一个“临时工”,跟人家北大学子们一起讨论问题,你说人家会理他吗?后来的毛主席回忆往事时,不无辛酸地说,人家北大的一起侃大山不愿意搭理我这个土人。后来各奔东西,毛主席秋收起义失败去了井冈山后,张国焘去鄂豫皖根据地组建了红四方面军,这支部队的残军后来成为了党内最大的一个山头,这是后话。张国焘在鄂豫皖干了三件小事:第一件事,大规模肃反……
手机登录后(右侧登录口登录),可浏览全文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赞
赞
已有901人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