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百家时评,为你解读国际风云、财经要闻,洞悉全局,你值得加入!
如您在使用平台过程中有什么问题?可以扫描左边二维码添加客服微信咨询。也可以通过下方输入框进行留言。
在距离第2次世界大战结束还有半年的时候,也就是1945年的2月份,由前苏联最高领导人斯大林做东,约了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克里米亚的雅尔塔皇宫见面,他们仨各自带着大臣们开了一个礼拜的会,会后一起签下了《雅尔塔协定》,雅尔塔体系作为战后新的国际体系也就在他俩谈笑间诞生了。
二战以后的世界格局该由谁来主导?罗斯福心里是矛盾的,自己去主导吧怕惹上麻烦,不主导吧自己是地球最强。美国人过去靠着优越的地理位置,长期以都“光荣孤立”于国际局势之外,可是6年的二战打下来欧洲列强们都不行了,新世界的主导权总不能交给苏联人吧?
罗斯福最后的态度是折中的:美国当然要主导,但是不能自己一家负责。他的设想是英国和苏联负责欧洲、我国负责亚洲、美国统治美洲和其他地方,几个重要的地方被几个大国主导,然后美国再影响和控制这几个大国,这样问题就解决了。
(美苏雅尔塔会议)
开完雅尔塔会议后过了两个月,罗斯福突然离世,副总统杜鲁门转正,他并没有延续罗斯福那团结合作的政策。战后欧洲是破败艰难的,民众对政府各种不满和质疑,苏联模式开始在欧洲各地蔓延,意味着苏联的触手同时向亚洲和欧洲伸展。美国人感到了威胁,罗斯福的大国合作模式必须被杜鲁门抛弃,换上对抗模式和苏联相处。
要跟苏联对抗,美国必须和欧洲合作,让欧洲主动跟苏联模式划清界限。美国有这个意向,欧洲人也期待美国的照顾,原因是日子过得实在艰难,而且苏联看上去还是挺吓人的。当然对抗苏联只是美国和欧洲合作的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是美国自身的问题。
二战1939年爆发1945年结束,美国真正介入快到1942年了,前面的3年美国人忙着赚钱,各行各业开足了马力,给交战方供应武器和物资,同时也给他们放贷款,可以说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一片火爆。等战争一结束,雪片般的订单突然没了,美国的制造业面临严重的过剩。
战争没了,军工业就得转向民用市场求生存,可是美国人自己消化不了那么多东西,必须得找地方处理。然而让杜鲁门绝望的是,昔日最优质的欧洲市场是一片废墟和衰败,如果不去挽救它的话,美国的好日子撑不了两年,之后一定是经济危机。
(美国第33任总统杜鲁门)
杜鲁门干完了罗斯福的任期后,在1947年自己竞选成功连任,挑了五星上将乔治·马歇尔做他的国务卿。马歇尔最著名的政绩莫过于是马歇尔计划了,这个援助欧洲的计划既是为了恢复欧洲的经济,也是为了联合欧洲对抗苏联,以及解决自己的经济危机。至于这个计划产生的其他作用,当初的设计者自己也无法准确地估计。
一个著名的美国历史作家曾经说过:外交政策是一个国家向世界展示的面孔,所有国家的外交目标都是相同的,那就是保护国家的完整和利益。一个国家在设计和执行它的外交政策时,受国家特性的影响非常大。那么美国的国家特性是什么呢?
美国的外交政策永远包含着狭隘的自我利益保护,同时又善于用理想的道德主义去掩盖那种狭隘,而且它还有多变的实用外交政策考虑,这些东西共同构成了美国的国家特性。如果这样去看待马歇尔计划,就发现它也被理想的道德主义包装过。
自打建国以来,美国就自认为是民主自由的保护者,天生有责任支持那些追求民主自由的人群。所以当欧洲因为二战变得一片萧条,发源于欧洲的民主制度面临苏联的威胁和破坏时,美国就要站出来去保护它。1947年马歇尔在哈佛大学领他的荣誉博士学位时,发表的讲话就是这样描述马歇尔计划的,包装过的马歇尔计划充满了美好的色彩,非常能打动人心。
(美国前国务卿乔治·马歇尔)
马歇尔的著名讲话发表后不久,杜鲁门政府就向国会提出了一个170亿美元的援助预算,面对这个金额,议员们开始是强烈反对的。就在议员们纠结的同时,欧洲糟糕的经济和高失业率不断引发着社会问题,大量的失业工人罢工和抗议,纷纷追求苏联模式试图掌握权力,欧洲的制度大有被改变的趋势。当这些消息传到华盛顿以后,议员们的态度发生了明显的改变,马歇尔计划需要的经费也就通过了,共计135亿美元。
这样一大笔钱拿到欧洲后到底该怎么花呢?美国人喊上法国、英国、德国等16个欧洲国家到巴黎进行头脑风暴。在会上,英国人觉得自己跟美国关系好,应该多分一点;法国则希望限制德国人多拿钱,而比利时跟荷兰非常依赖德国,希望多多支持德国好让老司机带带自己,瑞典既希望拿钱又希望自己的中立地位不受影响。那场分钱会议开得枯燥而纠结,但是最终在美国的强势主持下艰难达成了一致。
最终版的分钱原则有两个:美国的盟友比中立国多、中立国比轴心国多,人数多的国家比人数少的国家得到的多。有了这两个大的原则,援助金总算是分下去了,但是钱并不是直接发到受援国政府的手里,而是发到了由美国人参与的欧洲经济开发署那里,钱到底怎么花?美国人会全程监督,而且受援国政府每年还要向白宫提交详细的开支报告。
国际经济援助一般分为三种,第一种是纯帮忙不图回报,比如救灾或人道主义援助;第二种是互惠互利的,这种带有明显的目的性;第三种是明确利己的,把自己的利益放在重要位置。以这三个标准看,马歇尔计划勉强属于互惠互利的援助,但是也有利己的特征。
(二战之后被轰炸的英国伦敦)
钱拨给欧洲以后,美国要求受援国跟自己签协议,协议里就写了花钱的方式。一开始拿到钱的欧洲国家最想买的是各种生活物资,这些东西被要求必须从美国买;而且援助国和美国签了各种投资协议和贸易协议以及减免关税的协议,这些东西一起确保了美国企业顺利进驻欧洲市场。
从1947年开始到1951年结束,马歇尔计划共花出去了131.5亿美元,这些钱的相当部分以各种方式回到了美国企业家手里。从这些钱的用途来看,美国是通过马歇尔计划把国内过剩的产能转移到了欧洲,给自己培养了战后的新市场,并且让欧洲比过去更加依赖美元。
不过这场援助对欧洲经济的带动作用是非常大的。在计划刚刚启动的1947年,欧洲经济徘徊在二战之前的水平,根本看不到增长的迹象。援助的那4年是欧洲历史上经济发展最快的4年,工业生产整体增长了35%,农业超过了战前水平,贫穷和饥饿全部消失,钢铁、煤炭、原油等领域增长超过两倍。
在马歇尔计划启动后的第2年,也就是1949年的4月份,美国跟十二个欧洲国家一起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北约。北约的建立,说明美国对欧洲的影响从纯粹的经济领域延伸到了政治领域和军事领域。当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以后,原本用于经济建设的援助资金也越来越多地用到了军事领域。到了1951年美国和欧洲签署了《1951年共同安全法》,当年给共同安全法的拨款大大超过了马歇尔计划的资金。
(北约在欧洲的总部)
1951年的后半年,马歇尔计划如期结束,虽然民主党中依然有人试图让计划延续,但是美国在朝鲜半岛作战,继续援助已经恢复了的欧洲不太合理,而且保守的共和党人一年前就控制了国会,花钱的提案被卡的非常紧。
马歇尔计划重启了欧洲经济,这可是欧洲和美国长期友好的历史基础。尽管美国在经济和军事领域对欧洲有一定程度的控制,但是作为昔日世界最强的地区,欧洲注定不会沦为被美国摆布的对象,所以我们能看到在很多国际问题上,欧洲并没有一味地追随美国,尤其是当特朗普做了美国总统以后,欧洲和美国的不一致明显增多了。
马歇尔计划只运行了4年,但是北约一直都在。其实当1991年华约解散苏联解体以后,北约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但是美国主动承担了大部分费用留下了北约。这么做是它作为世界霸主的战略需求,尽管欧洲是盟友,但是依然要防止它变强最终威胁自己。现在的美国总统特朗普和他的部长们似乎不在乎这个战略需求,他们认为北约是在保护欧洲的安全,因此欧洲需要掏更多的钱。
(北约召开峰会)
事实上北约并没有保护欧洲的安全,现在的欧洲实际上没那么危险。在政治家的口中,欧洲的最大威胁总是俄罗斯,可是以俄罗斯现在的经济实力和对欧洲市场的依赖,它早就失去了入侵欧洲的能力和必要性,从过去几年的情况来看,欧洲的安全威胁反而是中东地区的难民和恐怖主义。
我们都知道,一些中东国家滋生恐怖主义跟美国在当地的军事行动有很大的关系,比如伊拉克、叙利亚和阿富汗,可以说美国在中东的存在,让美欧关系变得越来越脆弱。当年马歇尔计划在美欧之间产生的好处,现在差不多都要消耗殆尽了,美欧关系的不明朗和不确定,是未来国际局势中一个占大头的角色。
参考资料:
金海.从马歇尔计划看战后初期美国对欧政策的演变
夏路.论马歇尔计划对西欧经济的影响
网络百科词条:马歇尔计划,杜鲁门,马歇尔
其他书籍和网络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