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百家时评,为你解读国际风云、财经要闻,洞悉全局,你值得加入!
如您在使用平台过程中有什么问题?可以扫描左边二维码添加客服微信咨询。也可以通过下方输入框进行留言。
这里先说下,写这篇文字没有妄自菲薄的意思,就是想探讨下日本的优点。
抛开历史问题,其实日本有很多领域值得借鉴学习。
20世纪前50年,德国获诺贝尔奖章最多。
这些诺奖得主意味着德国在科技上领先。所以德国两次世界大战战败,都能快速恢复。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德国一片废墟,在失去龙兴之地东普鲁士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快速翻身。
二战之后,美国在诺贝尔榜单一骑绝尘;同时也在超级帝国之路上一路狂奔。
进入21世纪之后,美国在本土受教育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为25人;日本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则为19人。换句话说,日本过去19年拿到19枚诺贝尔奖章,进入爆发期。
但与此同时,舆论界却常常以“失去的20年”形容日本。
两者之间好像有矛盾,其实没矛盾。
所谓“失去的20年”,是指日本主动刺破房地产泡沫之后,20多年内日本经济一直高位震荡;对比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好像是“失去了”。而且过去20年中,日本的家用电器等商品在中国市场全方位收缩。
但在另一方面,日本虽然刺破房地产泡沫,虽然失去中低端制造业的某些市场份额,但日本并没有真正衰退。因为在高端制造业领域,日本依然有巨大的优势。
美国对中国发动科技战,卡中国脖子的那些技术,日本都是现成的。
在半导体领域,日本的硅晶圆、化合物半导体晶圆、光罩、光刻胶、靶材料等14种重要材料,占了全球50%以上的份额,有着绝对的优势。
2019年前15大半导体设备厂商的排名当中,有8家来自日本。
所有这些高端制造,都需要以诺贝尔奖为代表的科技水平作为支撑。根据中科院的报告:迄今为止,半导体领域的8个诺贝尔物理学奖、12项发明,绝大部分来自美国。
每一个诺贝尔奖得主,都是一个行业里程碑,都是一篇英雄史诗。
中国要解决美国科技战卡脖子,必须在基础领域投入大量资源,必须尽可能多地培养更多诺贝尔奖得主。
那么日本是如何培养诺贝尔奖得主的?
短短一篇文章很难面面俱到,但大致体现在三个方面:
经济资源导向,具体说,就是钱给谁;
教育制度重心,指为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民族性格锤炼,如何寻找个体和群体的契合点。
日本经济从朝鲜战争之后腾飞,经过30多年高速发展,到20世纪末达到巅峰;随后日本刺破房地产泡沫,经济在高位震荡中进行结构性升级。
就是在这个过程中,日本诺贝尔奖实现井喷。
如果以日本为参照物,中国从改开之后发力经济建设,到现在也高速发展了30多年,理论上也到了诺贝尔奖井喷的前夕。但究竟会不会发生井喷,谁也不知道。
中国面临产业升级、从中低端向高端迈进;诺贝尔奖是绕不过的门槛。
再以日本为参照,可以发现,日本政府和企业在科技领域中很舍得砸钱。有评论人认为:“日本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的研发投入强度就接近达到了我国今天的水准。”
中国想复制日本的成功经验,也需要在科技领域砸钱。
现实中的中国企业在广告领域中舍得砸钱的很多,在应用领域舍得砸钱的也很多,但在科技领域舍得砸钱的不多。
在科技领域砸钱有没有用?不一定,可能有用,也可能没用;但不砸钱一定没用。中国科技企业中,华为算是舍得对科技砸钱的典型,已经证明了砸钱科技有可能成功。
砸钱广告领域,相当于把资源给明星和网红。中国娱乐明星的地位差不多全世界最高,出个门都要带一群保镖,非常不可思议。
砸钱科技领域,相当于把资源给科学家和工程师。这个群体平常不吭声,但却是社会脊梁,关键时很靠谱。
这里没有把明星与科学家对立的意思,同时我也尊重明星是市场选择的结果。但是企业(不论国企还是私企)定位,决定社会资源导向。
当然科技的基础是教育。日本的教育体制,也有其独特之处。
日本教育系统大致经历了三次改革。
第一次教育改革是明治维新时代,灌输军国主义那一套,培养出野兽一样的日军。
第二次教育改革在二战之后,从1947年开始到70年代,开始往科学精神、人性光辉、个人思维,全球化观念等方向转变。
日本和中国一样,有浓厚的集体主义思维。但日本第二次教育改革的意义在于,成功地在集体主义思维中植入个性化思维。目前日本的诺贝尔得主,基本都是这次改革中诞生的。
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江崎玲于奈(在半导体中发现电子的量子穿隧效应而获奖)曾说过:“ 一个人在幼年时通过接触大自然,萌生出最初的、天真的探究兴趣和欲望,这是非常重要的科学启蒙教育,是通往产生新一代科学巨匠的路,理应无比珍视、精心培育、不断激励和呵护。”——其实就是保护好孩子最初的好奇心。
中国的教育系统,目前还是着重培养工程师。当然这里没有对工程师不敬之意。过去几十年的发展,工程师群体功劳巨大。这里想说的是,国内教育过于重视集体主义,搞得很繁重。
我一直觉得,教育可以强度很大,同时不用搞得那么繁重。
其实素质教育也可以强度很大,只是不要搞那么繁重的指标。
繁重的指标教育不仅会把学生的好奇心磨干净,也能把家长的好奇心磨干净。没了好奇心,也就没了科研探索的动力。
中国可以借鉴日本第二次教育改革的模式,在集体主义和个性化之间寻找平衡点。
日本在80年代又搞了第三次教育改革,以个性化教育为中心而忽视集体主义。但是日本这代年轻人走上社会之后并没有爆发出惊人的能量,反而成了日本低欲望社会的主力军。
而现在中国很多专家都在告诉大家,要学日本第三次教育改革模式,重视个性化教育而忽视集体主义。这相当于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大家看到了,产业背后是科技。
比科技更基层的是教育。
比教育更基础的只有民族性。
日本的民族性非常坚韧,这点和中国类似。关于民族性,这里就不展开论述了。
日本成功的精髓在于,把民族性、教育改革与科技砸钱完美融合。中国可以借鉴日本的这个模式,因为中日两国在历史文化与思维中存在诸多共性,很多日本经验借鉴起来更容易。
回到现实中,美国在科技领域卡中国脖子这个问题上,其实没有捷径可走,科技的事情最终还得用科技手段解决。
现在的科技领域,已经到了大兵团作战时代。
既然作战,那就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砸钱砸资源砸教育,都是最基本的操作。
任正非说过,“在过去的20多年,凡是我们在数学和算法上投资比较大的,有专门的团队在做工作的,我们在这个领域的产品在全球都逐渐走向了领先;凡是不重视在数学和算法上投资的,这些产品目前来看都是落后的。”其实就是砸钱砸资源砸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