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特朗普政府以国家安全和隐私保护为名,强行推动微软收购中国公司字节跳动旗下的产品TikTok,可以说是继中兴、华为后美国对中国企业的又一次无理打压。即使美国拿不出任何TikTok威胁国家安全或侵犯隐私的证据,仅仅是“中国开发和运营”就足以使这款软件在美国遭受质疑和打压的“特殊待遇”。该事件后,中国民众最大的反应是,曾经高唱自由竞争精神、拼命将市场制度输出到第三世界国家的美国,怎么在今天“活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样子”?我们之所以惊讶于美国变脸之快,是因为长期生活在西方建构的关于“自由市场”的神话中,没有看到在“自由市场”话语的幌子之下,近代以来西方国家在实践中遵循的另一套隐秘线索——“国家理由”。本文通过对西方近代史的分析,分析了西方国家政治领域“国家理由”学说的形成,以及国家权力基于国家理由对经济领域的操纵。我们可以看到,西方的现代化与工业化并非是在自由市场环境下发生的,而是在国家之间不择手段的疯狂贸易战中逐渐发展的。一旦经济领域被国家视为竞争工具,国家就会毫不犹豫地奉行“为赢得竞争而不择手段”的马基雅维利主义。因此,我们大可不必惊诧于当前中美乃至世界其他经济体之间有违市场理性和商业道德的争端,反而应该认识到,正是由于西方政治传统的这一底色,我们不应轻信一套“自由竞争市场”的神话,就经济谈经济,而应该认识到……
手机登录后(右侧登录口登录),可浏览全文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赞
赞
已有873人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