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百家时评,为你解读国际风云、财经要闻,洞悉全局,你值得加入!
如您在使用平台过程中有什么问题?可以扫描左边二维码添加客服微信咨询。也可以通过下方输入框进行留言。
昨天夜里,中央政治局会议落地,会议从多个角度分析了国内经济趋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市场一度掀起波澜,大小媒体争相报道。
可以说,7月30日的这场会议,是2020年下半年最重要的一场。工作部署涉及经济民生全方面,条条框框非常清晰,大趋势了然于目。
当然,会议的文字只能告诉我们眼前的事情,所折射出的现象、趋势以及可能存在的机会,还需要我们去揣摩挖掘。
今天子木把跟楼市相关的内容都“摘”出来,解读分析,以飨读者。
01
保持信心
首先大会从多个角度解析了经济发展趋势。虽接下来任务艰巨,局势焦灼,但对当下的经济形势较为乐观,通告中讲到:
经济稳步恢复,复工复产逐月好转,二季度经济增长明显好于预期,三大攻坚战扎实推进,经济结构持续优化,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明显加快,改革开放继续深化,人民生活得到有力保障。
的确,二季度的经济增长显然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期。
数据显示,二季度我国经济增速达到3.2%,是从一季度的-6.8%的“深蹲起跳”。
在当下大国中,这个GDP增速应该是全球最好的了,横向对比美国二季度经济增速,后者惨跌至-32.9%。
可以说,一场疫情,让人们看懂了中外的「控盘能力」,美国对这次疫情的防范跌破人们的预期,风险可抗力脆弱。
要知道中国在一季度,在阴霾中也只是-6.8%。
除此之外,外贸进出口、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消费、就业、物价等经济民生主要指标均在「恢复性增长」,这都意味着我们的社会运行正在加速返回轨道。
我们理应保持信心。
02
再确定经济模式
会议指出,当前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不稳定性不确定性较大,我们遇到的很多问题是中长期的,必须从持久战的角度加以认识,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内循环,这几天太过火爆,大多数人已经产生视觉疲劳了。
但我还要在这里解释一下“内循环”背后真正的含义。
其实,“内循环”在市场经济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了,并不是什么新词。
之前我们研究,如果在工业时代,经济完全市场化下,一个国家能够自主完成经济内循环,生产、投资、消耗环环相扣,自产自销不会出现“产能过剩”风险,那么这种模式是迄今为止全球最强的经济体。
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我们的经济模式就已经开始向“内循环”模式加速狂奔了,毕竟谁都不想被连累第二次。
在进出口方面,不断降低“对外贸易货物依存度”,在消费上,大力投资科技创新,刺激内需。
数据显示,2001年我们刚加入WTO,对外贸易货物依存度高达38.47%,5年后2006年,这个数值高达65.17%,当时我国经济重度依赖国外市场消费,甚至比日本这种典型的外向型经济国家还要高。
而在2008年之后,我们开始大力挖掘国内需求,这个数值从最高峰的65.17%,一路下滑至现在的33.99%,而出口依赖已经回归到了18.24%。
所以,经过10多年的努力,我们才敢重提“内循环”,是因为我们在靠近这条路上,还是有足够空间的。
当然这是被迫的选择,也是当下最好的选择。未来的经济增长点中,可能更多要依赖于科技创新,新基建等高质量增长渠道。
03
格局之变
我们国家的经济布局分化是非常严重的,例如沿海城市因为地利,对外贸易产业较为发达,而内陆城市,则是深耕第一产业和工业。
这次“内循环”为主的经济模式落定后,对城市格局发展有非常大的冲击。
首先纯靠外贸产业的城市,经济发展将会趋缓。例如这次在大国摩擦和国外疫情泛滥下,深圳、东莞、广州、苏州、厦门、珠海等沿海城市的大量外贸企业面临“被迫离场”。
而内陆城市,例如重庆、成都、武汉、长沙、郑州、合肥、西安等,将彻底进入加速崛起时代。因为相对于沿海城市,在铁路网和低劳动成本的双向利好加持下,内陆城市拥有更大的优势。
例如近期公布的上半年城市GDP增速排行榜中,重庆超越广州,上升到全国第四位,这就是一个很真实的信号。
当然,内陆城市的崛起,并不意味着沿海城市会像60年代的东三省一样,就此没落。
成熟的产业链,优质的生活气候,这些都是沿海城市得天独厚的优势。
只不过在未来,内陆城市和沿海城市将进入一个平等的竞争局面,而前者因为前期基础水平低,可发展空间更大,城市红利也更多。
04
刚需利好
对于房地产部分,有几句话需要注意:
1、要确保新增融资重点流向制造业、中小微企业。
2、推动城市群、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创新
3、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这几句话,都是过去论调的重复,解读性不高。
唯一值得注意的是,这次会议是对前段时间10城座谈会、多城连续出台调控新政的“盖棺定论”,意思很简单,无论如何,房子是不能炒了。
很多人把当下的这种现象称之为全国“长沙化”。
我曾在2018年写过一篇文章,《长沙,誓与高房价抗争到底的斗士》,在文中阐述了长沙对于中国房地产路途的参考价值。
中国对高房价抑制最成功的城市,就是黄市长在期的重庆,以及连续调控的长沙。其主要方式,就是通过高压限购打击炒房概念,用「天量的土地供给」稀释需求,从本质上解决房价问题。
记得在2016年时,华中5市,郑州、武汉、合肥、南昌均价过万时,长沙房价才6000元/平米,而现在,连最弱的南昌房价都已经达到1.2万/平米以上,长沙依然维持在1万左右的水平。
如果把全国城市比作一个班级,在房地产市场方面,长沙无疑是班里的尖子生了,全国无一不得向长沙学习。
这次大会房地产再定调,意味着短期涨势化为泡影。在经济内循环模式成熟之前,房价很难放开,一切政策利好直指刚需。
例如近期深圳出台政策优先刚需家庭摇号选房,宁波出台政策要求开发商随机抽出不少于50%的房源供无房家庭选择,东莞近期出台政策顶尖人才工作8年直接送房……
刚需终于可以翻身做主人。
当然对于行情来讲,下半年一二线城市还有刚需撑着,三四线城市下半年无疑进入最艰难的时期。
下半年是买方市场,市场绝对理性,也是购房的好时机,还是建议大家死盯着二手房交易量趋势,如果走势趋稳,说明楼市已经沉静在底部,可以找好地段择机上车。
如果走势滑坡,证明房价有下跌的可能性,这种机会广泛存在于三四线城市。当然千万不要去关注新房市场,因为开发商联手媒体进行“舆论蒙蔽”,操控市场行情,你很难感受到真相。
你要做的就是找二手房中介打听消息,那种挂牌半年都卖不出的房子,去好好还价,会有惊喜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