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大学城卖馍夹菜的村口大爷调查发现:“学生们大多还是很难的,大多数买馍都舍不得加根烤肠的。”何不肉糜的人不会懂。6月22日晚,拼多多的黄峥身价逆袭了马云。当我们一直在眼睛向上看的时候,那群消失在互联网之外的人,那群月收入只有1000块钱的人们,可能才是眼下经济突围的“命门”。城市经济系统周期性的“大姨妈”,那一次不是靠乡村来拯救?从家电下乡到互联网电商下乡,都是向下要市场的逻辑。把大把的金钱继续投向楼市的池子,让已经高达450万亿的楼市上涨10%,所需要耗费的资本何止万亿。而把这些有限的子弹投向那群收入极低的人群,巨大的杠杆效应,所带来的经济增量可能会超过大多数人的想象。从1000块工资涨到1500难?还是上海房价再涨50%难呢?现实的倒逼最有用。讲求效率,我们不得不面对贫富分化的必然结果;但当社会全要素生产率达到一个历史的瓶颈期,适当讲求均衡与公平可能就成了共赢的“单选题”。效率与公平,没有谁是唯一的真理。鼓吹房价的无非是“举着效率的大旗”在喊话,房价上涨也只不过是把资源进一步的交给那些头牌城市,吃的更好,涨的更欢。但不要忘记了底层的因果关系,没有对资本和年轻人的全国性掐尖的“因”,就没有……
手机登录后(右侧登录口登录),可浏览全文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赞
赞
已有880人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