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中国人在看待印度这个国家时,往往都有种不切实际的对比,且得出来的结论往往是非常极端的。很多去过印度的人,都会感觉到印度国内差异巨大,宗教思想严重,种姓制度根深蒂固,很多底层的人毫无梦想,懒惰、不知进取,进而得出了这就是印度人的民族性格,不适合发展工业化的结论。事实上,我们只看到了印度贫弱的表面现象,而未触碰其问题的本质与核心。纵观世界近现代史,所谓的懒惰不知进取的民族性格,严重限制了国家发展的论调,其实是个伪命题。法国大革命之前,法国人经常嘲笑德意志地区的人保守、麻木、僵化、毫无希望,80多年后,法国人就开始被这些毫无希望的人暴打。100多年前,西奥多罗斯福评价中国人:腐败、堕落、畏惧战争、贪图享受。100多年后,中国就成了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模样。天行有常,不以尧存,不为桀亡。社会发展自有社会发展的规律,工业化和城市化,靠的是社会经济运行的机理,和民族性、劣根性没什么关系。印度人不是外星人,和其他国家一样生活在地球上,你用社会经济逻辑去一样可以解释印度现代化的矛盾:印度现代化进程落后中国,是因为现代化是有非常大的代价,而这个代价往往足以摧毁现在整个印度。这个代价最直接的体现就是……
手机登录后(右侧登录口登录),可浏览全文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赞
赞
已有884人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