绑定手机号

手机号码

验证码 

手机验证

关注公众号

欢迎关注百家时评,为你解读国际风云、财经要闻,洞悉全局,你值得加入!

中美科技大决战(七)——创新的精神力量!


2020年06月26日 
中国在集成性的产品发展上已经展示出充分的才能,只要最核心的低层技术是由进口的国外产品保证的,在此基础上的集成创新、应用创新和微创新,中国人和企业都特别擅长。它们是只要充分明白了原理,并且按照原理去做,就一定能做出结果的。但是,对于工艺性的东西,原理可能大家都知道,问题在于怎么稳定地、高品质地做出大规模量产的产品,它要解决的问题不是技术本身的原理,而是影响这个技术原理正常发挥作用的其他无数已知甚至未知的技术原理干扰,这就需要目标技术原理之外高度跨学科的知识和经验。对于原创性的工作来说,同样如此,它并不只是涉及到已知的技术原理,而是大量未清楚知道的技术原理,需要高度跨学科的知识经验和摸索。当前中国需要突破的,正是后两种类型的创新。从全球范围来看,陈光威突破碳纤维的创新并不算原创性的工作,这还是属于模仿国外的工艺性创新,这在中国已经是重要的补缺。另外,其工作方法与原创性的创新有高度类似之处。因此,他的案例对当前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科技创新工作是有非常重要价值的。本来在写原计划的系列(七)——创新的理论与实践时,光威复材的副总经理王颖超先生给我寄来了今年4月刚出的书《民族之光——陈光威传》,我收到后一口气读完。读时心潮澎湃,读完掩卷忍不住泪如雨下。我看过无数的人物传记,内容涉及科学家、军事家、企业家、艺术家、哲学家等等,只有两个人物的传记能让我如此地感动到泪目,一个是创立小利兰·斯坦福大学的斯坦福夫妇(该校是以他们唯一的儿子命名),另一个就是陈光威。他们之所以能让我如此感动,是因为他们之间有相通之处:无论工艺性的创新还是原创性的创新,要理解其创新过程的原理并不难,难的是……


手机登录后(右侧登录口登录),可浏览全文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已有887人赞
已收藏
上一篇:日本给钓鱼岛改了一个“新名”,中国回应的方式非常直接!
下一篇:朝鲜走入了死胡同!
评论或留言 0

登录

注册

返回顶部
留言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