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经济危机爆发的时候,键盘大佬们就会饶有兴致的去推导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一步一步推导到最后,一般都会以爆发战争作为结局。政治关系某种程度上和人际关系差不多:有钱,什么矛盾都能压住;没钱,什么矛盾都会爆发。而战争则是我们在历史书里耳熟能详的“转移矛盾大法”。如今在经济危机和疫情的双重冲击下,世界头号强国的内部矛盾日益激化,再加上他们甩锅中国的倾向,使得本就对立的中美关系阴云密布。我们难免担心美国会对中国祭出“转移矛盾大法”所以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这个终极问题:中美兵戎相见的概率有多大?要判断战争发生的概率,首先得搞清楚人们为什么要发动战争。我们对战争的理解往往来自于历史事件,习惯于通过历史经验来推测当前战争的目的。实际上国与国之间相处和争斗的模式,本质上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国际间战争的目的一直在变化中:占领时代,农业社会的主要生产资料是土地。所以农业时代国家间战争的主要目的就是占领土地。农业国互相之间经济独立,打起来没什么顾忌,小打割地,大打灭国,占有的土地数量是王朝立国的根本。殖民时代,大航海时代之后,世界上出现了很多海外殖民地。这些海外殖民地一方面为宗主国在新的航线上提供支点,另一面方面还向宗主国输出了大量的自然资源(甚至人口)。这个时期的帝国,谁拥有更多的殖民地,谁就拥有更多的资源和劳动力,所以战争的主要目的是争夺殖民地。然而进入现代社会以后,经营殖民地变得不划算起来。单纯的初级原材料和产品对现代工业的支撑越来越力不从心,而且随着现代国家和民族意识的崛起,殖民地的统治成本越来越高。于是放弃殖民统治,转而进行自由贸易,成为更有利于大国的选择。立法时代,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手机登录后(右侧登录口登录),可浏览全文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赞
赞
已有924人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