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晓博
来源公众号:刘晓博说财经
微信ID:liuxb929
2020年1月3日晚上8点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的通稿公布。这次会议,主要研究了“研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问题”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问题。”这意味着,已经被纳入重大国家战略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即将揭开神秘的面纱。而成渝都市圈的新一轮建设方案,也接近成熟。这对于黄河流域和成渝“双城经济圈”来说,都是重大利好。截至目前,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已经有6个片区纳入了“重大国家战略”,它们分别是:其中前四大战略已经成熟,并在执行中。黄河流域的方案,经过此次会议讨论之后应该接近成熟。而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方案仍然在酝酿,由于税制特殊,还需要全国人大立法。至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尚未明确是否纳入国家战略。下面让我们看一下,此次会议通稿是怎样表述“黄河流域”和“成渝”的。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从过度干预、过度利用向自然修复、休养生息转变,坚定走绿色、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坚持量水而行、节水为重,坚决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推动用水方式由粗放低效向节约集约转变。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发挥各地比较优势,宜粮则粮、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坚持统筹谋划、协同推进,立足于全流域和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
要实施水源涵养提升、水土流失治理、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修复等工程,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修复。要实施水污染综合治理、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土壤污染治理等工程,加大黄河流域污染治理。
要推进兰州-西宁城市群发展,推进黄河“几”字弯都市圈协同发展,强化西安、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发挥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作用,推动沿黄地区中心城市及城市群高质量发展。要坚持以水定地、以水定产,倒逼产业结构调整,建设现代产业体系。要实施黄河文化遗产系统保护工程,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游带,开展黄河文化宣传,大力弘扬黄河文化。
很显然,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任务比长江流域还要艰巨,因为生态更脆弱。其中水是关键因素,所以提出了“量水而行、节水为重,坚决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黄河流域总面积75万平方公里,涉及多个省区。重点发展的区域,通稿只提到了“兰州-西宁城市群”、“黄河几字弯都市圈”、“西安、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和“山东半岛城市群”。从上图可以看出,“黄河几字弯都市圈”包括银川、呼和浩特、包头和太原等。这4个城市群涉及几十个城市,从目前定位看,郑州和西安处于第一层级,它们都是国家中心城市。其次是济南、青岛、太原、兰州、西宁、呼和浩特等省会或副省级城市。第三层级的,是流域里的地级市。从汇聚资金总量看,郑州第一(2.3万亿),西安第二(2.2万亿),都超过了2万亿。其次是济南、青岛,汇聚资金在1.9万亿和1.8万亿左右。至于太原和兰州,汇聚资金大约分别为1.3万亿和1万亿。呼和浩特汇聚资金则不足7000亿,西宁汇聚资金4200亿,银川不足4000亿。之所以使用资金指标,不使用GDP,是因为GDP太水、价值不大。而资金指标更有用,更客观,没有被政绩考核污染。所以无论是流域面积、流域经济总量,黄河经济带都没有办法跟长江经济带相比。即便如此,黄河流域仍然非常重要,毕竟这里是中华文明主要的孕育地。长江和黄河两大经济带虽然非常重要,但操作起来难度比较大,因为面积太大,跨越省区太多,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发展的重点,还是郑州、西安和济南三大城市。再看一下关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表述。通稿说: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有利于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打造内陆开放战略高地,对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尊重客观规律,发挥比较优势,推进成渝地区统筹发展,促进产业、人口及各类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强化重庆和成都的中心城市带动作用,使成渝地区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助推高质量发展。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突出中心城市带动作用,强化要素市场化配置,牢固树立一体化发展理念,做到统一谋划、一体部署、相互协作、共同实施,唱好“双城记”。要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增强协同创新发展能力,优化国土空间布局,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体制创新,强化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从上述表述可以看出,成渝“双城经济圈”的定位高于黄河流域,其目标是“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成渝为什么定位高?因为经济更发达。这从成都、重庆汇聚的资金总量就可以看出来,目前成渝汇聚资金都超过4万亿,两个城市加起来达到了8万亿,这基本上相当于“郑州+西安+济南+青岛”。事实上,重庆和成都是中国内地的资金第六城和第七城,只比北上深广杭少。此外从地理上看,成渝双城对于中国国家安全也具有重大意义。我们的三大都市圈——京津冀、长三角和大湾区,都靠近东部沿海。只有成渝这个第四大都市圈位于西南,有山川险阻、有战略纵深。此外,成渝的成功开发、做大,对于中国减少东西部差距也具有重大意义。未来成渝“双城经济圈”会不会纳入国家战略,有待观察。我个人认为,非常有可能。目前成都正在东进,重庆也在向西北方向发展,两个城市朝着“牵手”的方向迈进。从中央的角度看,每隔一段时间创造出一个“头衔”,让地方政府来争抢,是拉动经济的好办法。比如自贸区、国家级新区、综合改革试验区、国家中心城市、重大国家战略等。有热点总比没有热点好,有目标总比没有目标好。说实话,所有这些政策里含金量最高的还是海南自由港,其次是深圳先行示范区、上海(科创板+临港新片区)、澳门横琴。至于海南能不能抓住这一轮超级大利好,只能让时间来检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