绑定手机号

手机号码

验证码 

手机验证

关注公众号

欢迎关注百家时评,为你解读国际风云、财经要闻,洞悉全局,你值得加入!

存银行,也要注意安全了......


2019年05月28日 

原创: 北风


上周末,有一件大事,我觉得有必要给大家提个醒。


有一家银行,叫包商银行,因为信用风险被接管了,接管期限为一年。


要知道,银行被接管,这在我国是非常非常罕见的事儿,但公告具体细节太少,只提到了一条:


出现了严重信用风险,为保护存款人和其他客户合法权益。


按理说,银行业经营,最本质最基础的商业模式,就是吸收存款,发放贷款,这样一进一出,扣除经营成本,就是银行的盈利。


当然,现代商业银行,还在这个基础上开发了各种其他业务,比如理财业务,投行业务,等等。


但还是发生这样的风险了,究竟是怎么回事?


一般来说,银行的信用风险存在以下几种可能:


首先是银行贷款业务超过风险警戒线的坏账率。


也就是银行贷款给别人的钱,由于贷款的一方,信用出现了问题,导致钱还不上了。


于是这笔钱成为了坏账,一般在银行内部叫做不良贷款或者不良资产。


这笔钱一旦超过了风险警戒线,说明银行的贷款业务存在很大的问题,基础业务出现问题就必然会引发信任危机。


其次是存贷款业务出现严重的错配。


简单解释,举个极端的例子,就是银行把我们存在银行的钱全部贷款出去,这样直接就导致银行流动性周转困难。


为啥啊,因为银行的钱全部都贷出去了,我想要取钱,银行一下子拿不出来这么多钱了啊,就导致了信用危机。


所以央行为了避免这样的风险,就规定了一个法定的存款准备金率。


把一部分钱给冻结,国家帮你保管,以防发生挤兑。


当提升存款准备金率的时候,银行手中能动的钱就会变少,降低的时候,银行手里能动的钱就多了。


但是小银行没有这样全国性银行的能力,很难吸收足够多的存款,所以发生这样的极端情况,它们的抵御力还是低一点。


包商银行2016年年报显示,4300多亿总资产,存款余额1900亿元,占比不到50%。


对比一般银行,这个指标肯定不正常啊,你的存款就这么多,哪里来的这么多资产,这说明将近一半以上的资产都分别来历不明。


具体怎么回事,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问,但背后一定有很多故事。


不过大家也不用担心,监管连发了两个问答,并且强调了好几次,一切业务照旧,不影响存取。


这个确实不用担心存取款,因为我国不论大银行小银行,都有存款保险制度。


每家银行50万以内的个人存款,由存款保险基金100%本息保障,所以这次包商银行被接管,是存款保险基金第一次派上了用场。


这次包商银行比较幸运,即便是50万以上的存款,监管也帮你还了。


但是对我们的启示也很明显,以后不要在某一个银行存款超过50万,分开存不同的银行,或者只存在四大行里。


但是对于它们的理财产品,只说接管后,个人理财业务不受影响,原有合同继续支持,无需重签。


但是没有强有力的保障,也没有说一定能保证盈利。


最近几年,这类创新性存款产品有很多,而且都是民营小银行,例如京东金融合作的富民银行,爱奇艺合作的百信银行等等。


这些产品有没有风险,有,而且风险一定是大于存款的。


所以买银行理财一定要小心谨慎,并不是带有“银行”两个字就一定安全保本了。


因为,每一种金融产品都会有风险,但风险的度是不一样的,准确的定义风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


要能够定义风险,在自身情况的基础上,再去配置产品。


首先是避开骗局,避免被骗。


因为经常会有人这样问:


XX外汇,收益很高,每个月10%,我和朋友都投了,这个安全性怎么样啊?


我XX朋友去做连锁了,他说这个很赚钱,让我也赶紧加入,交5万入会费就行,可以加入么?


类似这样的问题,常常是由于无知而导致的,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不需要了解,无脑默认都是骗子。


其次,如果你的风险承受能力弱,或者对很多产品没法定义风险,那就谨慎点,选择自己了解的产品就好。


有些人可能只适合余额宝,或者活期存款这些低风险低收益,保本保息的投资。


如果风险定义能力强,承受能力强,就可以配置一些高收益高风险的产品。


定义风险,不仅是一种基本的金融素养,更是我们行走社会的一个基本技能。


会员用户请加微信,以防失联!



已有916人赞
已收藏
上一篇:川普访日,安倍布局,剑指中国?
下一篇:歧路何为:失足“官二代”的三副面孔!
评论或留言 0

登录

注册

返回顶部
留言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