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用户请关注新公众号:百家社评,以防走失!
特朗普变了,中美关系也要跟着变了!
发布时间:2025-08-10
如果仔细观察,特朗普现在的政治形象和理念,其实跟以前有了非常大的变化。众所周知,特朗普是搞民粹出身,打着改革体制的旗号上来的。第一个任期内,特朗普与建制派以及幕后的全球化金融资本之间剑拔弩张,最后还闹出了火烧国会山的政治大戏。
到这一次,选举时特朗普依然高举民粹,甚至还为此挨了一枪子;上台之初,授命马斯克领导的政府效率部也是磨刀霍霍,大裁员大精简一度血雨腥风。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玩法就逐渐就变了味儿。政府效率部开了个头就玩不下去了,马斯克也黯然辞职,甚至跟特朗普反目成仇;而特朗普自己,也是亲自下场发币,操弄政策炒币炒股,赚钱不亦乐乎的同时,还一点吃相没有。
如果只是这样,也只能说明其贪财。但随着大漂亮法案的出台,以及最近闹的沸沸扬扬的否认爱泼斯坦名单,亲手背刺红脖子。
到这一步,事情就彻底变了味儿。
虽说大漂亮法案也确实有着调整经济结构,推动再工业化的作用,但劫贫济富,尤其是借机分赃,改变统治阶级利益分配格局的意味也是非常明显的。
而否认爱泼斯坦名单,亲手背刺红脖子,虽然我们之前分析过,这么做是为了拿捏建制派和背后的资本大佬,以逼迫他们买美债以及支持降息。但这种拿捏本身,也意味着特朗普并不想铲除他们,而只是想收归己用而已——这还是统治集团权力和利益的再分配。
借总统权力敛财,这意味着懂王并没有改造甚至颠覆体制的决心——毕竟不管是改革还是革命,都是要挖既得利益集团的根,势必会招致疯狂反扑。所以要干这种买卖,那一定得有破家为国、舍生取义的觉悟,绝不会边改革边捞钱,而且还是毫无吃相的捞钱——这等于授人以柄,也亲手否定了自己在推动改革过程中,所极度需要的道德优势。
而懂王关于大漂亮法案和爱泼斯坦名单的作为,更暴露了懂王的真实想法。对既得利益集团并非消灭、铲除,而是拉拢或者威逼利诱收为己用的做法,意味着懂王的主要目的,并不是改造或颠覆,而只不过借此手段,让自己挤入既得利益集团,逼他们重新调整利益分配,把原有的蛋糕挤出一大块分给自己而已。
说的更直白点,特朗普并不是要砸掉原来的蛋糕然后重新建一个,而只是要逼原先拥有蛋糕的那些人,把蛋糕挤出一大块分给自己,最好再让自己掌握蛋糕分配权。至于MAGA、再工业化什么的,虽然不能完全说是假,但他们本身,也只是为懂王达到这个争权夺利目的而服务的工具而已。
推动改革的同时顺带让自己上位,和以改革为手段助自己上位,主次关系的不同,产生的实际效果和现实影响也是截然不同的。这种差异体现在内部,就是改革到底是手段还是目的;体现在外部,一个非常重要的差异,就是中美关系到底是不死不休,还是斗而不破。
如果特朗普真的是把改革作为目的,那再工业化,推动产业回流就是必须坚持的头号国家战略。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中美关系是真的没法缓和的。
毕竟中国工业立国的国策是不可能变的,如果美国也真的要再工业化,那就是一山不容二虎。尤其是在这个第三次科技革命红利吃尽,第四次科技革命尚未全面兴起的大背景下,中美两国必须围绕中高端制造业的有限存量,展开你死我活的搏杀。
但如果改革只是手段,那情况就大不相同了。如果特朗普只是把再工业化当做手段和次要目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自己能成为金融资本体系的核心成员,成为现行金融帝国模式下的主要话事人,那意味着特朗普其实并不想从根本上改变现行体制。美国在他以及他的派系治理下,可能工业化的分量和话语权会上涨一点,但整体而言,会维持金融国的定位。
如果是这样,那中美关系的根本定位和前景就截然不同。只要美国大体维持金融国定位,那中国作为工业国,即便矛盾和冲突依然会增加,但经济层面,互补依然是主流。
只要经济上的互补性依然是主流,那两国即便因政治、文化乃至科技、军事等各方面冲突而动辄交恶,但有这个纽带在,缓和的空间就一直存在。大家斗归斗,但斗的累了,两边都觉得难受了,国力扛不住或者不想扛了,就会自然而然的想起合则两利——或者至少也能给自己缓口气。有了这么层考虑,斗而不破,时斗时和,就依然会是两国关系的主旋律。
这也是这一轮中美关系出现缓和迹象的根本性原因。关税战让特朗普重新认识到了中国的力量,而由于这一次三权在手,统治力较第一任期大幅加强,特朗普也不用再过度依赖于民粹与传统建制派以及背后金融资本相抗——与之相反,由于他拥有了逼部分传统资本妥协甚至归附的力量,逐渐开始挤入资本核心圈子并掌握话语权,
这种情况下,特朗普也逐渐开始从自己新的、资本层面的实力和地位角度思考问题。而只要站在这个角度,那跟中国阶段性缓和,利用中美合作带来的收益修复国力及拓展内部影响力,就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了。
所以就有了特朗普近段时间对华缓和的态度,有了他驱逐华府对华鹰派的操作。
而这种变化,不光体现在对华关系本身。也连带着,体现在特朗普在对待其盟友的态度上。
一直以来,不管是欧盟这种大佬,还是菲律宾这种小蚂蚱,他们一直都有一个想法,就是希望通过展现对华强硬,来赢得美国的欢心,进而从美国手上捞取一定利益。
尤其是特朗普掀起全球关税战后,他们的这种想法表现的尤为明显。
这段时间的关税博弈中,欧盟不止一次的明示暗示,愿意跟美国合作一起以对付中国,希望以此换取特朗普放过欧洲。
然而,欧洲的热脸却贴了冷屁股。特朗普对欧洲的善意根本不接招,反正就是坚持要钱;结果就是欧洲不仅没能因自己的反华而得到豁免,反而因此也跟中国闹掰,现在的局面,更像中美俄达成默契,要一起将欧洲端上餐桌,沦为菜单中的菜。
至于菲律宾,那就更不用说了,7月22日,菲律宾反华总统马科斯亲自前往美国觐见特朗普。临行前,菲律宾方面就精心做好的铺垫,国防部长放言:如果中国不要美国在菲部署导弹,那中国应先销毁核武器——摆明了拿这个做赴美见面礼。而在白宫跟特朗普进行奏对时,马科斯更是试图以对华强硬姿态换取美国在关税问题上的让步。他刻意强调:“菲律宾的外交政策是独立自主的,但美国始终是我们最强大的伙伴”,暗示菲律宾将坚定站在美国阵营对抗中国。
可没曾想,特朗普的回答却小马科斯直接怀疑人生:“我们不介意你和中国打交道。如果这意味着你必须为自己国家做正确的事,让菲律宾再次伟大,做你该做的,你和中国打交道丝毫不会让我感到困扰。”
这一下,直接让马科斯直接闹了个国际大笑话。也使得其借反华祈求美国关税豁免的想法彻底落空。
最后菲律宾在华盛顿收获的美国加征关税是19%——比四月初特朗普根据两国顺差算出来17%不仅没少,反而还高了两个点。
这真是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
为什么欧洲、菲律宾乃至其他美国盟友,无法利用反华从特朗普那换取好处?
从根本原因讲,是他们没看清中美关系的本质。一直以来,外界总把中美博弈想象成美苏争霸的翻版。虽然中美两国都在很多场合表示过不搞冷战,但大家一直认为这种表态只是技术性、暂时性的,最终两国还是得往冷战方向走。
但实际上,中美博弈,真的跟美苏冷战不一样。首先,美苏是两个互不相通、完全独立的经济体;而中美不一样,两国真的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经济上高度相通而且互补。
这就决定了,中美在一定程度上,是经济捆绑的。既然都捆绑,那复现美苏那种冷战打发,只能是两败俱伤。
而且,在对待对方的态度方面,中美跟美苏也不一样。
中国其实并不想取代美国霸权,甚至还怕美国霸权倒的太快——毕竟中国是想全球做生意搞钱,而做生意离不开一套全球化秩序。美帝要是倒的太快,中国一时半会儿又接不了盘,无力建起一套新秩序,那结果就是全球秩序崩溃混乱,中国自己的全球化生意也会因此大损。
至于美国,虽然它确实视中国为威胁,也有搞死中国的意愿;但现在的中国,一方面确实具备了摧毁美国霸权的军事实力,另一方面却又没有摧毁美帝霸权的想法。甚至中国的工业体系还在扮演美元之锚的角色,为美国霸权提供底层支撑,中国市场也确实能让美国资本能够获利不菲。
这种奇葩格局,导致美国面对中国时,有点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不跟中国冷战,美帝霸权长久看可能会完;但如果跟中国冷战,美帝霸权现在就得完!
但不管怎么纠结,在长久可能会完,和现在立即会完之间,稍微有点脑子的都会选择前者。
既然选择了前者。那中美就不可能复制美苏冷战的故事。美国一方面也依然要打压、遏制中国,但另一方面,绝不会真跟中国撕破脸。
中美这种截然不同于美苏的新型关系,直接封堵了小国借冷战从大国套利的空间。美苏冷战是你死我活,必须置对方于死地而后快。所以大家当然舍得撒钱拉拢小弟——就算不帮我打击对方,至少也不会帮对方来打击我。
但中美不打冷战,而是都把斗争的主要思路,放在通过壮大自身来压过对手。
这样一来,中美博弈就没法像美苏时代那样倾尽全力,而是双方都在互相试探,损失稍大一点就非常肉疼。再一想,既然是是拼内力,那与其割肉撒钱养小弟,还不如把资源用自己身上练肌肉攒身家呢!
这一点,中国一直想的很明白。所以国际上风起云涌的反美浪潮——什么俄罗斯、伊朗、叙利亚、巴勒斯坦的,中国虽然嘴巴上都支持,政治上也可以帮忙,但一旦涉及到要出钱出装备出资源,那中国立马就不干了——你们花钱来买东西可以,想白嫖没门。
至于更进一步,拖中国下水——这方面美国、俄罗斯甚至伊朗都想了无数办法,也设了很多套,但中国就是不钻。
美国一开始没想明白,但这两年眼瞅着中国做派,它慢慢也反应过来了。当然,美国利益分布全球,实在没法像中国这样撇的干净彻底,但在力所能及范围内,美国也是能忍就忍——不管是俄乌还是中东,美国还真就死不下场,憋的脸发紫也不下。
既然中美不搞军事对抗,那砸钱拉拢小弟,就显得性价比非常低了。
而这,也是特朗普这一次不吃盟友的反华画饼,非要对他们动刀的原因。以前美国人是没看懂,或者就算看懂了,但当时中国实力还没到这份上,美国认为可以通过直接打压遏制把中国摁趴下。这种情况下,盟友还多少可以通过反华从美国那捞取点好处——至少避免被割。
但现在,美国人已经看懂了,中国也强大到了美国无法直接通过硬手段直接绞杀的地步;再加上特朗普现在也今非昔比,能够以相对正常的态度来处理中美关系。
这种情况下,美国也开始将修炼内力为首要任务。而随着定位明确,美国自然而然的发现,自己现在的内力——也就是工业体系比中国拉胯一大截。这种情况下,与其砸钱拉拢小弟,还不如直接收割小弟,用他们的肉和血,来壮大自己。
至于中国,既然横竖现在斗不倒,真闹翻了自己霸权还要立刻完蛋,那索性还不如缓一缓,大家阶段性缓和,然后自己把主要精力,留在收割那些小弟上头。
这,才是中美博弈进入内力比拼赛道后,美国的正确打开方式。八年时间,特朗普变了,中国也变了,中美关系的定位,中美博弈的思路和范式,也自然要随之改变。虽然这种改变,对中美之外的其他国家来说不是好事,但他们也无能为力——毕竟这个世界就是这么残酷。你不在餐桌上,就在菜单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