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我们再次科普一下真正的“钱学森之问”。
钱老问的是:“为什么今天(90年代)没有60年代那么多创新”……钱老给出的结论是——“我们太迷信洋人了”!
原文信件如下:“王寿云同志、于泽元同志、戴汝为同志、汪成为同志、钱学敏同志、涂元秀同志:
元旦刚过,我就给诸位写这封信,这是因为我读了《中国科学报》去年12月26日4版上几篇纪念毛泽东主席诞辰101周年的“毛泽东于科学”研讨会的文章,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毛主席要我们创新,我们做到了吗?回想在60年代,我国科学技术人员是按毛主席教导办的:
1. 我国理论物理学家提出基本粒子的“层子”理论,它先于国外的“夸克”理论。
2. 我国率先人工合成胰岛素。
3. 我国成功地实现氢弹引爆的独特技术。
4. 我国成功地解决了大推力液体燃料氧化剂火箭发动机燃烧稳定问题。
5. 其它。 但是今天呢?我国科学技术人员有重要创新吗?诸位比我知道得更多。我认为我们太迷信洋人了,胆子太小了! 我们这个小集体,如果不创新,我们将成为无能之辈!我们要敢干! 奉上所说文章复制件,请阅并思考。”


如果一定要说钱老有崇拜的人,他和那一代科学家一样,都崇拜教员,他说,和教员的每一次见面“每一次都给我指明了继续前进的方向,每一次都给我增添了攀登高峰的力量。我之所以有今天,都是毛主席、共产党给的。”
钱老曾回忆说,他第一次见到教员时,教员说得最多的就是新中国的建设事业需要大量的科技人才,希望他多多培养年轻人。

1956年,钱老受命组建了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并担任首任院长。他主持完成了“喷气和火箭技术的建立”规划,参与近程导弹、中近程导弹和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直接领导用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第一个星际航空的发展规划。后来,他就是中国“导弹之父”,“航天之父”,“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在中国,就是一整支火箭军、整个航天体系、整个东风家族、整个长征系列、超高音速武器、高超音速风洞、导弹防御系统的根基.......他是一切有关“战略威慑”和“星辰大海”的基石。
钱老和教员,在心意上是相通的。
钱老在1988年讲过:“曾经一段时间有那么一些误解,认为搞两弹是个错误,花那么多钱,没有用来发展生产。这还不是个别人的意见。老人家明确指示要下决心搞尖端技术,不能放松或下马”。
钱老从来反对做“真空中的科学家”,他当年发现我国科学与工业缺乏联系,各研究机构内部太分散、各干各的,对科学院某些研究所的工作不太满意,觉得“有些工作应该由产业部门来抓,不应该是科学院来管”(这个判断放在现在,依然是非常准确的,现在很多高校的研究,实际上已经落后于中国的前沿产业发展了,很多高校教授,还不如企业一线工程师更懂科技)。
钱老一生,兴趣广泛,能力出众,从导弹、火箭、航天、航空、到工程、力学、系统科学无所不通,属于“六边形战士”、战略科学家……他从来都没有被时代和西方的一时领先限制住眼光和思维,而是善于打破常规、另起炉灶。




历史已经证明,他的预判完全正确。
钱老最伟大的地方,在于他真讲科学,尊重客观规律,不迷信洋人,不迷信权威,不迷信所谓的“世界主流”,以“我”为主!


已有12人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