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大招”来了!猜猜中国会有什么……

2020年03月26日

北京时间今天中午,从美国传来一个大消息:在共和党、民主党激烈的讨价还价之后,“2万亿美元财政刺激计划”终于在参议院获得通过。
 
众议院将在华盛顿时间周五上午9点审议这一刺激计划,并以语音表决的方式推动该法案通过,因为多数代表已因为疫情离开了华盛顿。
 
据“财联社”、“腾讯财经”等多家媒体报道,这份880页的法案要点如下:
 


美国媒体评价说:这是“有史以来最昂贵、影响最深远的措施之一”。
 
在昨天的专栏里,我已经初步分析过美国的“救市计划”,它的规模至少会达到6万亿美元,其中2万亿是上述财政政策,还有4万亿美元来自美联储。而美联储承诺,如果有必要可以“无限印钞”。
 
美联储的印钞方式比中国央行多,而且简单粗暴。除了有类似中国逆回购、中期借贷便利、再贷款等手段,美联储还可以购买美国国债、MBS,未来还可能购买针对债券、蓝筹股的ETF基金,甚至直接向优质企业放贷。
 
到目前为止,美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双辣招”基本上都兑现了,这对于稳定市场将发挥积极作用。
 
欧美股市会在今天大涨吗?这个很难说,因为之前已经炒过预期了。但欧美股市的恐慌在本周基本释放完成。欧美股市见底了吗?这个尚难以做出判断,因为疫情还没有见顶,但向下的空间不太大了。
 
当欧美金融市场“恐慌基本释放完成”的时候,中国股市走独立行情就有可能。
 
但股市要想转牛,也比较困难。因为全球经济仍然处于停顿状态,而且至少会再维持两个月左右。
 
我之前说过,中国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仍然力度不够。随着一季度经济数据基本清晰(负增长是必然的),再加上全球都在救市,G20峰会又要求各国统一步伐、拯救经济,所以中国的政策到了一个“拐点时刻”。

下面是我的政策预测和建议:
 
第一,存款降息箭在弦上,随时可能落地。
 


上图是央行的“存贷款基准利率”,其中贷款部分已经失效,被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所取代。仍然发挥“刚性作用”的,是表格最下部的公积金贷款利率,它被严格执行了。
 
存款基准利率(红框里)也正在发挥作用。中国名义上实现了利率市场化,银行可以确定自己的利率,但“行业自律(其实就是价格联盟)”仍然存在,这就强化了存款基准利率,让它仍然发挥重要作用。
 
存款利率是银行的“买入价”,是银行的资金成本;LPR利率是“卖出价”。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利差”,这是银行利润的来源。
 
此前央行只要求银行降低LPR利率,而不降低存款利率,LPR当然就很难真正降下来。如果降低存款利率,LPR降息空间将被打开。
 
所以在目前阶段,存款利率降低更有意义,是力度更大的利好。坊间普遍猜测,存款利率会在一周之内降息,最快可能是本周五或者本周日的傍晚。
 
存款利率降低之后,1年期中期借贷便利(MLF)也会随之降息,然后就是420日的LPR利率了。
 
存款利率如果降息,一般是25个基点,这样LPR也有望出现一次较大幅度降息。
 
此外,央行定向降准还可以继续进行。通过PSLMLF、再贷款等方式释放资金,也将继续加量。
 
第二,中国的国债、地方债都将在今年“加量发行”。
 
中国经济有三大部门——企业、住户和政府。目前企业杠杆率是全球最高,住户部门杠杆率在新兴经济体里全球最高(接近部分发达国家),只有政府部门杠杆率尚未超标,其中中央政府的杠杆率偏低。
 
所以,现在到了大幅增加国债规模的时候,地方债也有增长空间。
 
按照“人民银行法”,“中国人民银行不得对政府财政透支,不得直接认购、包销国债和其他政府债券”;但“中国人民银行为执行货币政策,可以在公开市场上买卖国债、其他政府债券和金融债券及外汇”。
 
所以,未来中国央行也可以跟美联储一样,在市场上购买国债、地方债,这将成为央行发钞的新方式。会在这一轮危机里实现吗?有待观察。
 
我的看法是,国债和地方债至少要比原计划多发行1万亿才行。想想看,经济下滑,减税降费,政府收入降低。这时候还要稳增长,加大转移支付力度,财政的钱从哪里来?只能是发债。
 
第三,房地产政策应该有比较明显的“松绑”,才能撑住经济。
 
最近各地出台了一些鼓励汽车消费的政策。说实话,中国汽车消费空间不太大。即便是包括北京、上海在内的城市都“全面松绑”,能带来的增量也不会太多。
 
而汽车松绑之后,就是城市交通的灾难。中国跟美国不同,我们是摞起来的城市,根本没有条件家家开车。所以,鼓励大家买车1年后,就会出台更严厉的汽车限行政策。增加汽车消费的结果是——路面交通将瘫痪,大家对地铁的依赖度会大增,车位价格会暴涨。很多富裕家庭会买两到三部车,来突破限行。最终,是社会资源的浪费。
 
至于5G带动的换机消费,其实力度也有限。手机、汽车和房子,完全是三个价格量级的商品,差别巨大。对经济带动力最强的,当然是住房。
 
由于“房住不炒”原则不能动,国家可以从支持刚需和改善型需求入手。建议全国的首套房贷款利率,一律打9折(LPR利率向下“减点”);改善型需求,房贷利率一律不上浮(维持LPR报价利率)。
 
在供需矛盾比较尖锐的城市,新房发售应该向刚需和改善倾斜,限制投资性购房。比如新房的70%首先供首次购房者选房,剩下的30%给其他购房者选房。

目前各城市针对人才的“放松限购”其实带有学历(职称)歧视的性质,并不合理,鼓励刚需和改善才是正确的方向。
 
另外,取消对房地产企业在AIPO和借壳上市的限制。资本市场对房地产行业的歧视,应该全面废除。
 
以上三点带有预测性质,以下三点则有政策建议性质:

第四,新基建、大基建同时发力,没有必要计较新旧,只要有效益就应该上马。对于人口流入量大、密度大的都市圈,加大轨道交通建设力度。
 
第五,推动陆地面积不到1万平方公里的中心城市扩容,通过行政区划调整增加中心城市承载力,加速中国的新型城镇化。
 
比如深圳、厦门、郑州、广州、南京、上海、武汉、海口等城市,面积都相对偏小,都可以考虑扩容。其中深圳、郑州、广州、南京、上海、武汉都应该把陆地面积增加到1万平方公里以上,以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

 

中国主要城市陆地面积一览

城市

陆地总面积

城市

陆地面积

重庆

82402

青岛

11282

哈尔滨

53100

济南

10244

拉萨

29518

西安

10108

南宁

22112

宁波

9816

昆明

21473

武汉

8494

长春

20565

苏州

8488

呼和浩特

17224

贵阳

8034

杭州

16596

西宁

7649

北京

16410

郑州

7446

石家庄

15848

广州

7434

成都

14605

南昌

7402

乌鲁木齐

14216

太原

6999

大连

13237

南京

6597

兰州

13085

上海

6340

沈阳

12948

海口

2284

福州

11968

深圳

1997

天津

11946

厦门

1699

长沙

11819

香港

1106

合肥

11445

澳门

33

注:表格里的单位为“平方公里”。


中国是强政府模式,资源大多在政府手中,行政区划调整是整合资源最好的办法,跨城市的协调机制往往事倍功半。与其隔靴搔痒,不如直截了当。

第六,国家中心城市、国家级新区都应该继续扩容,海南自由港政策也应该尽快落地。

目前设立了9个国家中心城市,19个国家级新区,这两项工作都在2019年出现了停顿。建议在2020年重启这两项工作,比如沈阳的国家中心城市,武汉的长江新区等,都可以考虑尽快批准。

已有884人赞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