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的长子,疫情中的东北人!

2020年02月11日

1949年11月12日深夜,一份十万火急的绝密电报被送到了西花厅,周总理读罢后,在电报上批示,“如主席未睡,请即送阅,如睡,望先发,发后送阅。”如此紧急,是因为我们正在跟时间赛跑。当时,上海刚刚解放,新中国刚刚成立,在战争阴云的恐慌之下,棉纱就像如今的口罩一样,价格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上涨了3.8倍,迅速拉动了全国的物价上扬。投机囤积的资本家甚至叫嚣,只要控制了棉纱、粮食、煤炭这两白一黑,就能置上海于死地。不过,他们低估了对手的动员能力。那份陈云发给中央的绝密电报,是要把中国棉纱织布中心武汉的库存,秘密运至上海。11月25日,随着物资的抵达,凭借从武汉运来的弹药,中央政府在上海、北京等大城市同时饱和式的抛售棉纱。一开始,投机者们还认为这是囤货的好机会,可面对国营公司源源不断的抛售以及价格的下跌,让擅长制造恐慌的他们,也开始恐慌了。为了抢在其他人抛售前高价格出货,上海的投机者们在囚徒困境之下,只能不计成本抛售手中的库存。凭借着这一轮的饱和式的物资投放引发的“恐慌”,上海市面上最紧俏的棉纱价格在供过于求之下迅速下跌。棉纱价格的恢复,不仅稳定住了上海的物价和民众的信心,也为这一年的物价三大战役开了一个好头。1949这一年,不仅国共调集了数百万军队动员了上千万的民众打了三大战役,华北地区……

百家时评小程序
已有959人赞

热点推荐